諸葛均道:“多謝諸君今日到我家祝賀,思遠這孩子,上忠國家,下扶百姓,一定能繼承他父親之志,成為國家的棟樑。”
張峻道:“我等都會向追隨丞相一樣追隨諸葛都護。”
汝超道:“諸葛都護是我國的希望,我國的俊傑,讓都護來統政是眾望所歸。”
張紹道:“諸葛都護統領國政,就像開國的丞相一樣,定能讓我國迎來勝利的曙光。”
張遵道:“是啊,從葛氏到葛氏,從章武元年到景耀四年,正好四十年了啊!”
眾人先後發言,個個激動不已。
之後諸葛瞻讓眾人安靜下來,道:“謝謝諸君今日到我家為我祝賀,我能有今日,離不開各位的抬愛。雖然很多人以為我是因為我父親的緣故才可以統政。其實不然,我是為了復興這個國家,憑藉自己的學識與才幹,一步一步走來的。今日得到陛下錯愛,成為行都護衛將軍錄尚書事,我必須要保持謙遜而繼續努力,要在諸君的幫助下把國家治理的更好!”
“好!”一片歡樂聲響徹整座宅邸。
稍晚,諸葛瞻等人走出大門,門外是一大片百姓圍觀。
百姓歡呼道:“都護!都護!都護!都護!”
諸葛瞻讓民眾安靜,道:“謝謝,謝謝各位父老鄉親的愛戴。我諸葛思遠今日正式統領國政,我一定會努力的,現在我就要入宮了,祝父老鄉親新年快樂!家庭幸福!”
百姓呼喊道:“都護新年快樂!都護新年快樂!”
諸葛瞻便在民眾簇擁下,去往宮中。
同一時刻,汶山郡。
姜維等人已經到達汶山治所綿虒。
青山之下,汶水之邊,姜維帶頭,所有人向成都方向禮拜。
禮畢,眾人起身。
李密走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今日成都舉行歲首大會,我等卻在邊關。”
姜維道:“我等雖身在邊關,但心永在國都。”
來忠道:“籌集一千匹胡馬,可不是小數量啊。”
姜維道:“無論是小數量還是大數量,這都是你我臣子應該做的。”
趙廣道:“我估計今日吳國使者也會參加這次宴會。”
姜維道:“是的,吳國使者正好趕在好時節了。”
這時汶山王太守從遠處走來。
王太守,是已故汶山太守安遠將軍王嗣之子,在王嗣去世後,王嗣之子繼承父親的職位,成為新任汶山太守。新任王太守繼承了父親的邊關政策,能妥善處理邊關各民族關係,使得汶山郡已十五年沒再發生任何叛亂。
王太守趕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大將軍。”
姜維見他來了,道:“王太守,出城五里相迎,辛苦了。”
王太守道:“看你說的,我哪裡辛苦,是你一路從成都趕到汶山,你才辛苦呢。”
姜維道:“走,一起入城。”
在入城的路上,王太守道:“沒記錯的話,這是大將軍第三次來汶山了吧。”
姜維道:“是的,確實是第三次,前兩次都有你父親在我身邊,現在子承父業,輪到你了。不過當年沒照顧好你父親,我是十分愧疚。”
王太守道:“大將軍別這樣說,人總是要死的,能為國而死,是我父親的心願。”
姜維點了點頭,道:“我提議,給王嗣將軍燒柱香。”
於是眾人來到王嗣墓前,燒香敬拜。
完畢,姜維對王太守道:“我之前派軍士早一兩日來汶山,你應該瞭解我需要什麼物資吧。”
王太守道:“汶山郡全力支援國家和大將軍,我已經派人去通知汶山諸縣籌集軍馬,很快就能籌到。”
在季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歲首之日,諸葛瞻正式成為行都護衛將軍,統領國事。而姜維遠在汶山,忙於籌集軍馬。此時宮中,歲首大宴即將開始,那麼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葛氏迎客與籌馬。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