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瞻壽失和郫縣令

於是常勖、姜維、趙廣來到附近一亭中,常勖、姜維入座,趙廣站於一側。

煮茶時,常勖道:“我請大將軍來這裡,並非閒談,其實是想給大將軍出一個主意。”

姜維道:“什麼主意,請常縣令告知。”

常勖道:“如今成都的形勢非常複雜,你是名將,應該能察覺到。”

一聽他這麼說,姜維立馬就明白了,笑了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常勖給姜維沏茶,道:“大將軍知我是哪裡人?”

姜維想了片刻,道:“沒記錯的話,你是蜀郡江原人。”

常勖道:“沒錯。我家鄉有一座名山為青城,沒記錯的話,大將軍今年年滿六十,如果願意來青城,在下願意辭官陪同。”

姜維感嘆一笑,道:“青城山,雖聞其名,不甚瞭解。”

常勖道:“青城山以前叫鬼城山,是蜀中八仙之首榮成公的隱居之地。容成公為軒轅黃帝之師,在此興盛道教,壽二百餘,煉道成功,白日飛昇。之後留侯張良八世孫張道陵天師,亦修道於此。使宗教逐漸興旺,道民傳播巴蜀及華夏。張天師之後其子張衡繼行其道。再之後有孫張魯,張魯雄踞漢中近三十年。大將軍若上青城,道民必將擁戴,可為新天師。”

姜維道:“新天師?可惜我姓姜不姓張啊!”說到這裡,姜維又笑了,常勖也笑了。

常勖道:“看來大將軍不願意上山。”

姜維道:“常縣令,我雖年滿六十,但還沒到辭官養老的時候。”

兩人飲茶。

放下茶具,常勖道:“難道大將軍還有更多志向?”

姜維道:“志向,就應該隨著年紀增長而更加堅定。我還活著,還沒有徹底老去,怎能說走就走呢。況且像張翼、廖化、宗預這些年紀七十以上的老將都在為國效力,我還有什麼理由上青城而做天師呢。”

常勖長嘆一聲,道:“既然如此,在下無話可說了。”

看著茶碗茶色,姜維道:“對了,你這是什麼茶,不僅色澤清淨,還這般濃醇潤口。”

常勖道:“既然大將軍問了,這就是我為大將軍出的第二個主意。”

姜維道:“請講。”

常勖道:“這茶產自蜀山峨嵋。”

姜維道:“峨眉山。”

常勖道:“正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峨眉山就是天下名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和青城山不同,峨眉山是佛化之地,藥農蒲公在此建立普光殿而修行佛法。峨眉山山巒延綿百里,奇花異樹,草藥茶菜,風輕水清,數百年來都是隱逸之地。若將軍決定好了,便可登峨嵋之巔。”

姜維道:“你一會兒一個青城,一會兒一個峨眉,真希望我隱逸山林,而做逍遙公!”

常勖道:“依我之見,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兩人又飲茶,姜維道:“謝謝你給我出主意,我知道回去之後要面對很多困難,但這就是現實!”

常勖道:“大將軍感覺到了,還如此樂觀,真乃大將風範。仔細一想,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大勢所趨吧。”

姜維道:“人與人之間有很多不同之處,有些人善於文治,有些人善於武功,有些人長壽,有些人短命。有些人能把握機遇,有些人卻不能。世間風雲變幻莫測,哪有一層不變的道理呢。所以一個人是否能獲得成功,還得看那人是否有那天命。”

常勖道:“那倒也是。現在國家還處於危難中,真不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也只能再看了。”

姜維看著遠處,道:“常縣令,我可能不久就要去漢中了。”

常勖疑惑道:“大將軍不想留在成都嗎?”

姜維道:“是的,去年我已上奏陛下,讓我去漢中練兵。”

常勖道:“這倒是一個好想法。”

姜維端起茶碗道:“來,我敬你!”

二人繼續飲茶。

諸葛瞻在家中大宴吳國使者,而陳壽兩次惹惱諸葛瞻,使二人失和。姜維沒有直接回成都,而是到郫縣與常勖談論。那麼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萬里橋薛珝返吳。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