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尚書檯。
董厥走到諸葛瞻面前,道:“葛侯,不,諸葛都護,永安都督閻宇最新訊息,吳國使者薛珝一行人去往巴西閬中,估計來成都的時間要推遲了。”
諸葛瞻聽後表情疑惑,盯著他道:“怎麼回事,使者先去白帝城,又要去閬中,算一算等他來了估計都是明年了。”
董厥道:“是啊,使者這樣行使,說不定就是明年正月才能來成都了。”
諸葛瞻看著一旁,道:“你再派人打聽,使者到底多久能來。”
董厥道:“行,我就去安排。”董厥剛走幾步,諸葛瞻叫住他,道:“先別走,我問你一個事。”
董厥回來後,諸葛瞻道:“昨日太子殿下找我談話,他問我能否重新調查費禕大將軍被刺案,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聽諸葛瞻說起這事,董厥感到驚訝,連忙勸道:“我聰慧正直的諸葛都護啊,你可別做這些毫無意義又荒廢時間的事,千萬別做啊!”
諸葛瞻盯著他道:“你怎麼和陳壽說一樣的話。”
董厥道:“陳壽?哦我想起來了,那次上朝時你身邊那個小吏對吧。我跟他可不熟,怎麼可能和他說一樣的話呢。”
一旁樊建走來,道:“都護啊,龔襲說得沒錯,我也覺得不需要這麼做。”
諸葛瞻不解,道:“樊侍中,之前我想裁軍不讓裁,如今我想調查費禕背刺案也不讓調查,我是想做什麼都會被阻攔是嗎?”
樊建道:“當然不是,誰敢阻攔你呢!只是你想想,陛下明年讓你主持朝政,這到底是為什麼,是為了復興國力,還是製造難題。古代很多國家,都不是被強敵所擊敗,而是內亂走向衰亡。比如春秋時期的晉國,獨霸中原,何其強大,可後來六卿內亂,晉公被廢,三家分晉,一個強國就此毀滅。再說漢國,王莽之亂,董卓之亂,再到曹丕篡漢,如今國家僅剩西南一隅。再看曹魏,也被司馬家弒君奪權。如果國家再有內亂,怕不是陛下和漢國百姓所能承受的,那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啊!”
諸葛瞻想了想,道:“這麼嚴重嗎?真會造成內亂嗎?”
董厥道:“凡事要三思,不要操之過急。”
諸葛瞻道:“我知道要三思,所以才問諸君的。”
張紹走來,道:“太子娶了費大將軍之女為妃,費恭的夫人又是太子的妹妹,自然劉與費為一家。可是都護你呢,有必要參合費大將軍一事嗎?這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
諸葛瞻道:“好像也沒有絕對的好處。”
文立道:“都護,這事我看就算了吧,好好準備迎接吳國使者才是當下應該做的事。要知道漢國人和吳國人都看著你呢。”
程瓊道:“都護,如果你堅持要調查,我不會配合你,也不會阻止你。”
諸葛瞻見董厥、樊建、張紹、文立、程瓊這些尚書檯的同僚沒一個支援自己,他感到無奈。扁著張嘴,回到自己座位坐下,長期思索,看來這事只能暫時不提了。
到了下午,辦完公務,董厥離開尚書檯。
剛走出沒幾步,樊建追了出來。
樊建道:“龔襲,你等等我啊!”
一看是他,董厥道:“老弟,你怎麼出來了,你手上的公務不是沒辦完嗎?”
樊建道:“早就辦完了,還不是等你一起走。”
董厥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到我家裡去說。”
樊建道:“行!”
等到了董厥家,兩人坐下。
董厥道:“長元,你知道我為何不贊成關於重啟費禕背刺一案?”
樊建道:“請你說來。”
董厥道:“看起來是我不支援這個個案,其實我是希望能抑制一下這位葛侯。葛侯這個人,權力慾望太大。軍隊和內政,他想兩手抓。可惜,名望很高但能力不足,所以陛下最多隻願給他一半的權力。”
樊建道:“我明白了,你的想法不無道理。可若葛侯鐵心要重新調查費禕案怎麼辦?畢竟郭循這個人,是降將出身,姜維在西平收降此人,多少和他扯不乾淨。”
董厥道:“現在國家貧弱,能打仗之人唯有姜伯約。你讓葛侯率軍迎戰,我看最多兩個月就會全軍覆沒。有些人坐鎮後方,當個名譽先生,令百姓敬仰就好了,何必要自取滅亡呢。如果葛侯真要這麼幹,我也會反對到底。”
樊建道:“葛侯這人,真有你說得那麼差嗎?”
董厥道:“你看曹真之子曹爽,諸葛瑾之子諸葛恪,袁紹的兒子,劉表的兒子,劉焉的兒子,再來思考這個問題吧。”
樊建仔細一想,道:“話雖如此,可是姜維和你我都是半百之人了,時日無多。等有一日沒了老將,這內政和軍隊還是會歸葛侯統制。”
董厥道:“那也是太子時代了,到了那時就不是你我可以操心的了了。”
樊建微微點頭,道:“我明白了,至少現在無論如何都不能重啟費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