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精練策數比張良

通俗意思為:“鍾會主官軍隊事務,參與謀劃策略,料敵制勝,有謀劃的功績,但堅持推讓恩寵和封賞,言辭懇切誠實,先後數次,他的志向不可以改變。凡是居功不傲的人,自古以來受到尊重。現在就順從鍾會的堅持,以此成全他的美德。”

後來鍾會升遷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這個職務負責監督朝廷大小事務及地方官吏的任免,身邊還配有一支規模不小的隨從護衛,於是鍾會的地位權勢顯耀於世。

然而,當司馬昭平定了諸葛誕,即遇到了新的難題,這個難題為嵇康。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人,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他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沛穆王曹林之孫女長樂亭主為妻,便為皇親,拜官郎中,後授中散大夫,人稱‘嵇中散’。

嵇康是竹林七賢的領袖,與阮籍等人共倡玄學新風。

他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

通俗意思為:越過等級名分的清規而聽任自然、知曉一個人的價值高低而通達事理人情。

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之後的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又注重養生,著《養生論》。

嵇康是當世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有意思的是,此時曹魏的兩個才子,嵇康與鍾會,之間還有些故事。

幾年前,鍾會寫了一本書,叫《四本論》。鍾會自認為寫得不錯,於是想將它拿給當時社會名流閱覽,以此獲得關注度與好評。而當時社會名流中,嵇康是代表人物,於是鍾會決定找嵇康。

當鍾會走到嵇康住所外,嵇康當時名氣很大,鍾會雖是名門之後,但當時還沒有名氣,這使鍾會認為嵇康不會見自己,而他對自己的作品也不信心,情急之下,鍾會站在嵇康家門外的一處牆邊,隔牆遙擲書籍,然後離開。

至於這本《四本論》嵇康有沒有拿到,拿到後有沒有閱讀,閱讀後有沒有讀後感,那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這次拜訪,對於鍾會而言自然是不成功也不愉快。面對名流嵇康,鍾會能意識到自己處於‘弱勢’,從而顯得有些‘卑微’。

話又說回來。

司馬昭和嵇康之間怎麼了,為何嵇康就成了司馬昭的新難題。

嵇康娶了曹家的女子,便是皇親。正是因為他的身份,使他對於國家現狀感到不滿,也就是不滿司馬氏。當曹氏逐漸江河日下,司馬氏長期壟斷朝綱,他無法忍受現狀,便辭去中散大夫之職,不再為官。

嵇康的這一行為被司馬昭看在眼裡,司馬昭想廣納人才,偏偏又看上嵇康,於是禮聘他為幕府屬官,嵇康拒絕徵辟,且自己跑到河東郡躲避起來,以此態度堅決不與司馬昭‘合作’。

嵇康的這個行為,令司馬昭很為難。

比起直接的軍事較量,或許政治較量更為複雜。

所以當滅掉諸葛誕之後,司馬昭決定對嵇康有所行動。

一日,司馬昭叫來‘再世張良’,此時已升任司隸校尉的鐘會,商議此事。

得知司馬昭的態度,鍾會決定親自去河東郡,請嵇康返回洛陽,出來做官。

而此次去見嵇康,鍾會是奉朝廷之命,以司隸校尉的身份,身著官服,坐著將軍車輦,帶著養子鍾邕等數十名隨從,帶上禮品前去。所以這次前去比之幾年之前,氣場好了不止十倍百倍。

在去往河東郡的路上,只見鍾會開啟車窗,看著窗外,道:“鍾邕!”

見父親直呼自己大名,在外面騎馬的鐘邕迅速靠近,道:“父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鍾會道:“說了多少次了,出來執行公務要叫我鍾司隸或鍾將軍。”

鍾邕道:“遵命,鍾司隸。”

鍾會道:“還有多久到河東嵇康家。”

鍾邕看著遠處,回頭道:“回鍾司隸話,約有十里路程。”

鍾會道:“一會兒到了,通知所有人皆不可進嵇康家門,你與我二人進入即可。”

鍾邕道:“遵命!”

今日嵇康家。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