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諸葛瞻彈劾姜維

於是劉禪讓劉璿也退下。

劉禪深感疲憊,便讓黃皓扶自己去休息。

今日,諸葛瞻上表彈劾姜維一事,最終以完敗告終。

或許諸葛瞻怎麼也想不通,為何自己聯合百官也制衡不了姜維。其實這關鍵在於他的行為所處的時機並非成熟,謀劃也並不周全。皇帝雖然給與他國家二號重臣的職位,但他並非完全令皇帝信服。且臣子拉幫結派‘搞山頭’,甚至拉攏百官‘搞事情’,這些行為皆被歷代皇帝所忌憚。皇帝不喜歡這樣的臣子,這樣的行為,所以諸葛瞻遭到斥責,上表無法透過。

那皇帝是否有保姜維的可能?這點並不排除。因為姜維自歸國以來,為國效力三十餘年,為人務實,不拉關係。諸葛亮在時,屢次誇讚。蔣琬持政,任職司馬。皇帝深之姜維人才難得,給與重用。有姜維就有奪取涼州的可能,無姜維便只能閉關鎖國,從而懈怠軍事,坐以待斃。

所以如果一定要二選一,皇帝自然會站在姜維一邊。

站在姜維一邊,也屬皇家擅長的平衡之術,由此鞏固了皇權。

可今日之事確實太過突然,震動了宮廷,更會驚擾正在前線鏖戰的姜維。皇帝希望情況不會發展太壞,所以連忙寫下文書,穩住姜維。

那麼此時,正在隴西前線鏖戰的漢軍,情況又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漢軍和魏軍的軍事對峙,已經度過整個秋天。

祁山方面,漢將裴越、來忠轉攻為守,死死擋住魏將諸葛緒、田續向祁山大營的進攻。

麴山方面,漢將趙廣守住山頭、道口,魏將爰邵無法透過而向洮陽、侯和增援。

洮陽方面,漢將劉林長期包圍洮陽城,城中魏將鄧忠、樊震艱苦死守,等待援軍。

侯和方面,漢將姜維每日至侯和城下挑戰魏將鄧艾,鄧艾禁閉城門,高掛免戰牌。

從祁山到洮陽、侯和,百里戰線,兵分數路,姜維自敢兵力不足,糧草也無法長期維持,於是多次發文書,希望得到成都方面的援助。他希望廖化率軍前來,從而改變局勢。

他計劃當廖化趕來後,先攻破洮陽城,活捉或殺鄧忠,然後乘勝包圍侯和城,讓廖化擋住增援之敵,自己率軍圍殲鄧艾。

若能一舉將其擊敗,乘勝佔領隴西狄道、襄武等城,然後於羌戎、鮮卑合兵一處,再以絕對優勢之氣勢橫掃隴西數郡,從而坐斷隴山以西,取得涼州戰役的最終勝利。

至於隴西地區其他魏國郡守、將領,等鄧艾失敗,姜維做大之際,只得退往隴東地區,等待援軍。

所以可以看出,姜維這次能否取得勝利,關鍵在於援軍、糧草何時跟進。

姜維朝思暮想,日夜期盼,可心中之援軍,遲遲未來。

到了十月,漢魏兩軍對峙超過百日後,漢軍士氣逐漸下降,且糧草即將耗盡。

今日,姜維在侯和城下挑戰後,返回隴西大營。

李密見姜維回來,道:“大將軍,可有進展?”

姜維搖頭,將頭盔放好,回到座位。

李密站在他身旁,道:“成都方面的援軍遲遲不來,或只能讓漢中傅僉、蔣斌、王含三位將軍率萬人支援。”

姜維道:“不可,之所以讓這三位將軍留守漢中,是為了牽制關中司馬望。若三人前來,漢中空虛,司馬望必走儻駱、褒斜二道南犯,而漢中不能禦敵,便會被敵人佔據。”

李密道:“但對峙已久,增援不來,大軍糧草耗盡之後,便無力支撐。”

姜維道:“再等等,陛下不會不管的。就是朝中有人不滿,陛下也會決斷,且會派將軍廖化前來支援。”

李密嘆了口氣,道:“希望如此吧。”

正是這時,有軍士送來密信,李密收到一看,臉色瞬間直下,原來這密信是向充寫給姜維的,是關於諸葛瞻謀劃罷免姜維之事。

李密看後不敢拿給姜維,姜維疑惑,從他手中強行拿走,一看內容,更加震驚。

只見姜維胸口忽然疼痛,欲倒,李密等將士趕緊向前扶起,姜維緩緩坐下,將信件拿給其他部將看,悲痛道:“這是為何!我正在前線奮勇殺敵,諸葛思遠卻在背後捅我刀子。難道為了爭奪權力,不顧大敵當前,國家安危嗎!北伐為何失敗,漢室為何日衰,或許最大的敵人根本就不是眼前的強敵,而是身後不同心的自己人啊!”

李密氣憤道:“諸葛思遠上表罷免大將軍,大將軍還把他當自己人,看來今後援兵與糧草都不會來了。”其餘部將皆悲哀嘆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