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充道:“大都督這樣做甚好,若有不測,在下願為先鋒,先行進軍,平定禍亂。”
司馬昭笑道:“行,就依你之言。”
司馬昭於府上,與部將商議出若將來鍾會發生反叛的相關對策。
數日後,姜維的軍情上表到達成都,如之前一般,被黃皓截住。
黃皓拿到上表,來到皇帝寢宮,彙報此事。
此時天色稍晚,皇帝劉禪準備休息,見黃皓來了,道:“老黃門表情這般奇怪,是否有事?”
黃皓將上表拿出,道:“陛下,這是大將軍送來的軍情,今日剛到。”
劉禪接過一看,表文曰: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禪看後,思索一陣。
見皇帝沒反應,黃皓提醒道:“陛下!陛下!”
劉禪回過神來,道:“大將軍說魏賊要進犯我國,這到底是真是假?”
黃皓道:“老僕也不知。”
劉禪道:“那明日上朝,吾將此事告知百官,再做商議。”
黃皓趕緊勸道:“不可呀陛下,你是知道諸葛都護與大將軍長期不和,國內諸將對於出兵前線也多有怨言,若現在突然告知魏軍攻來,如何使人相信?若無人相信,那不是會增多抱怨而擾亂朝堂。”
劉禪聽後又想了想,道:“也是啊,那汝認為該如何是好?”
黃皓道:“老僕親自去找太卜張天師,天師法力無邊,能觀測國家之吉凶,定能算出魏國是否真的出兵。若天師認為卻有此事,再告知百官也不遲。”
劉禪感到疑惑,道:“真的可以嗎?”
黃皓堅決道:“可以的陛下,這事包在老僕身上,明日老僕與張天師一同前來向陛下彙報,今日天色已晚,還請陛下先就寢。”
劉禪微微點頭,道:“那好吧,今日已晚,明日再議此事。”劉禪道後於是入寢,黃皓則連夜去找張天師。
黃皓來到青羊肆,見到張天師。張天師聽說此事後,立刻到後殿作法,約半個時辰,完畢,告之黃皓,魏軍不會殺來,黃皓信以為真。
第二日,黃皓與張天師一同進宮,告訴劉禪魏國的動靜只是為了假造聲勢,勸退大將軍姜維,並不會直接出兵漢中,進犯國土。
見二人信誓旦旦,又覺得不必過於緊張,於是劉禪採納二人之言,壓下軍情,沒有告知百官。
時間很快,到了夏五月。
曹魏大都督大將軍高都公司馬昭主持朝政,對眾僚道:“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溼,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彼若嬰城守險,兵勢必散,首尾離絕。舉大眾以屠城,散銳卒以略野,劍閣不暇守險,關頭不能自存。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通俗意思為:自從平定壽春叛亂以來,國家已經六年沒有戰事,製造兵器,修繕盔甲,一直在準備對付吳、蜀二虜。如果制定滅吳戰略,造戰船,開水道,得用千餘萬個工日,這是十萬人需要數百十日才能完工的事。另外南方地勢低下氣候潮溼,必然會發生疾疫。所以如今應當先取蜀,滅蜀三年後,借巴蜀順流而下的有利地勢,水陸並進,這就像歷史上晉滅虞定虢,秦吞韓並魏那樣。據統計蜀國戰士有九萬人,駐守成都及守備後方諸郡的不下四萬,餘下的不過五萬。如今將姜維拖在沓中,使他不能東顧,然後大軍直指駱谷,攻擊空虛之地,奇襲漢中。蜀軍若各自據城守險,必然兵力分散,首尾隔絕。我們可以調集大軍破其城池,派遣散兵佔據村野,蜀軍來不及守衛劍閣天險,各自城關也沒有自保的能力。以劉禪那種昏庸,當外面的邊城被攻陷後,他內部的男女便會震驚,其滅亡就可以預料了。”
於是曹魏皇帝曹奐下詔,詔曰:“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經,致人而不致於人,兵家之上略。蜀所恃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今使徵西將軍鄧艾督帥諸軍,趣甘松、沓中以羅取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諸軍趣武都、高樓,首尾蹴討。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又命鎮西將軍鍾會由駱谷伐蜀。
通俗意思為:蜀國,不過是彈丸小國,土地狹窄人口稀少,然而姜維暴虐的使用百姓,沒有停止進犯我國的意思;去年被我軍擊敗後,他還在沓中墾荒種田,盤剝壓榨羌族民眾,勞役無度,百姓都不能忍受。兼併弱小,攻取昏暗,這是兵書上所讚賞的原則,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這是用兵的上等策略。蜀國所依賴的人,只有姜維。而此時姜維遠離他的國土,很容易打敗他。現在派徵西將軍鄧艾率領隴西諸軍,去取甘松、沓中捉拿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祁山諸軍去取武都、高樓,與鄧艾收尾夾擊。若能捉拿姜維,就可以東西兩路一起推進,掃滅巴蜀。”於是又命令鎮西將軍鍾會由駱谷南下討伐蜀國。
於是在曹魏朝堂之上,鄧艾、諸葛緒、鍾會,三路並進伐蜀的軍事行動,正式批准,而誓師伐蜀日定在八月。
到了誓師日前幾日,鎮西將軍鍾會等人返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