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間除了皇帝,所有人齊齊跪伏在地,向丹陛之上拜行大禮。
眾人禮罷起身,禮部官員才開始散發題紙。
禮部官員特別說明,往年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今年則是由皇帝直接擬題。
顧子軒聽罷,暗暗高興王正文果然沒有說錯。他不敢顯露情緒,偷偷留意眾考生的反應。
果然有些考生面露不安,還有些考生則神態平靜,也不知是故作鎮定,還是像他一樣已經知道了內情。
考生逐一跪接題紙後,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答題。按規定,鐘鳴時開始作答,日落前交卷。
題紙用上好宣紙裱成,極為考究。每頁長四十公分,寬十二公分,有紅線直格。每行有規定的固定字數,且要求每個字都要書寫工整。
殿試題共有六道,主要是策問,大鄴建朝以後,因詩賦之風大盛,按舊例還有兩道詩賦題。規定韻腳如省試中的試貼詩一樣,或五言六韻,或七言八韻,對聲韻格律要求很嚴格。
顧子軒粗略看了一遍題目,詩賦題他倒不擔心,考的就是文采,他讀了這麼多年書,對此尚有些把握。一鳴驚人要靠天賦,他自認天賦算不上高,只要對仗格律不出錯便可。
重頭戲是皇帝就時事政治或經義史事提的那幾個問題,應試貢士不僅要按照對偶工整的句式文體作文,還要在其中表明自己的觀點,這也是皇帝評判三甲的依據。
場間已經有考生提筆開始作答,顧子軒卻沒有動筆,看著御擬的那幾道題沉思。
現在已經確定王正文給他的訊息可靠,那麼接下來便要做決定了。
究竟是以保守觀點立意,還是投聖心所好,另闢蹊徑?
顧子軒還沒有傻到在殿試中大放厥詞的地步,只不過,寫出來那些尋常不多見的政見也需要些勇氣。
大鄴上百年的殿試中,或多或少會有考生寫出驚世駭俗之言,卻從未有人被定罪,反而因此被皇帝重用屢見不鮮。
這就像一場賭博,進了殿試便有了下注資格,若賭贏了平步青雲,不幸輸了也有官名保本,幾乎算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權衡利弊後,顧子軒抬起頭,看向丹陛之上,心裡有了定奪。
那麼就賭一把。
……
日影漸漸移動,考生們奮筆疾書,不覺著時間過得慢,卻苦了兩旁立著的文武百官。
只有重臣及年老體弱者才有一席之座,其他人必須等候到殿試結束。
往年皇帝只露個臉便移駕回殿了,朝臣們還能鬆快些,這回御駕親臨整個殿試過程,做臣子的只能老實陪著,一句閒話也不敢多說。
萬幸的是,今日天色有些暗沉,似是將要下雨,不至於人被曬得頭腦發矇。
顧國公遠遠看著顧子軒的動靜,見他除了開始時猶豫不決,之後便一直沒停過筆,顧國公暗自納悶,也不知他是真胸有成竹,還是亂寫一氣?
朝臣佇列上首,玄王自然是坐著,神情依舊淡漠平靜,搭在扶手上的長指微捻,整個過程裡幾乎沒看過那些考生。
只有極熟悉他的人才知道,玄王這是在想事情。
喜歡嬌錦賦請大家收藏:()嬌錦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