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說大禪寺會有兩位靈臺修士前來,其中之一便是慧空和尚,便以為慧空老和尚與何甲會來,但是在這幾人裡面卻未發現慧空與何甲的身影,讓他有幾分失望。
而這是百米金龍也靠近山巔,在落下後怦然化作漫天光點消逝,露出數道身影。
正垂首思考的陸文覺察到有人注視自己,抬頭看去,卻正好與一道視線交錯,倩影遠遠站著,眸光流轉,見陸文看過來,臉上流露出幾分笑意。
梁采薇?陸文微愣,梁采薇是梁皇長女,一年前在青城山代天子祭天,陸文與之有一面之緣,沒想到今日竟然在這裡遇到了。
陸文掃視過去,發現有恨天刀古長空,還有一位身穿蟒袍的中年人,眉眼間自帶威嚴,不怒自威。
看來這是皇族梁家的人了,陸文心道。
而這這時,大舟、櫜旗、書頁、長劍也飛過來,在山巔落下。
大舟約莫有青城山流光寶梭三分之一大小,落在山巔掀起煙塵,數人從船上走出,大舟旋即化作一隻小船落到其中一位老者袖袍中,而在他後面的幾位青年中,齊cp揹負巨劍儼然在列。
這應該是便是四大世家之一的齊家。
那張十數丈的書頁落地時化作突然變化化成了一個漆黑如墨的‘御’字,漸漸縮小,落入為首中年男子身後一隻五六尺長的巨筆筆尖中,中年男子身穿儒袍,頜下有小撮髯須,一派儒生風流。
陸文目光看去,在男子身後的青年人中也有三位熟人,正是許久未見的陸仙語、陸芝雙兩位陸家大小姐,還有泰稷學宮仁義雙劍之義劍的何生秋。想來這就是聞名已久的泰稷學宮了。而陸文還注意到,在何生秋身側,還有一位負劍的男子,雖然身穿儒袍,但身上有著極強的劍意,想來就是仁義雙劍之仁劍左元了。
而那方櫜旗落下,露出幾道人影,人人披甲執銳,散發出一股精悍之氣。為首者更是一位穿著甲冑的女子,雖是女子卻殺氣凌然,隔著數十丈陸文都彷彿能夠聞到她身上的血腥氣味。這讓陸文微微心驚,尤家身在西北,偏遠荒涼,還要與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北莽爭鬥,於是婦孺老幼都能征戰,如此看來,果然不假。
而那長劍落下,露出幾位熟人。
長劍上的人正是陸文穿越以來的宗族陸家,此時陸文看過去,為首的靈臺境是一位陸家靈臺修士,陸文曾見過。而在他身後的幾位先天武者中,陸文則看到熟悉的陸風華,昔日在陸家前往南嶺,自己還承蒙陸風華指點幾招。
此時,梁國四家四宗,八大傳承千年以上的頂級勢力齊聚這小小的太嶽山脈伸出的無名山巔上,光是靈臺境修士就有十位之多。
“溫劍主許久未見,還是這般鋒利啊。”身穿蟒袍的梁家靈臺笑道,同時微微持禮。
“九王爺謬讚了。只是與慧明大和尚好久未見,忍不住就想切磋切磋。”溫候回禮笑道。
“慧明和尚,怎麼就你一人前來?慧空老和尚呢?”太玄宗的皓首老者看著大禪寺那位領頭的大和尚笑問道。
法號慧明的大和尚,肥頭大耳,生的白淨,圓圓胖胖滿臉笑意,宛若笑彌勒似的,看著便喜慶。
被問及的慧明和尚不急不忙的從身旁口袋中摸出一根豬肘,邊吃邊說:“慧空師兄近來苦修行,不能乘坐金蓮。早於七日前就出發,步行而來,想來也應該快到了。”
慧明和尚吃豬肘吃的一嘴油花,陸文看的兩眼發呆,這個世界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嗎?
陸文突然想起來,前世的佛門中有種說法,所謂的‘戒葷’乃是指戒‘五辛菜’,而肉類則稱為‘腥’,佛門弟子原本是可以吃的,只是後來經過種種變遷,使得和尚連‘腥’也戒了。
望著慧明大和尚僧袍下一顫一顫的肚子,陸文猜測這大和尚平日裡吃的肉食恐怕比自己還多。
而聽到慧空和尚步行而來,陸文更是暗暗咂舌。
青城山、太玄宗、大禪寺三宗都是鎮守在太嶽山脈深處的,相隔都有幾千餘里。而大禪寺距離此地恐怕也要幾千餘里,步行而來,若不是慧空和尚是靈臺境修士,恐怕最少得要兩三個月才行。
“諸位,我等還是先去大陣邊緣,視察陣法情況吧。五十年前,陣法動盪,使得靈臺境大妖都能夠破陣而入。這次異象較比五十年前更甚,恐怕也會有妖族趁虛而入,我們需要早早探查清楚。而且太嶽異象已經逐漸傳遍一十三州,如今各方勢力,包括與妖族勾連的妖人都在窺探太嶽山脈內部,未來這裡會變得更加複雜。我來之前也已經調遣附近四州之軍隊往太嶽開拔,把守各處要道,我等也會在三宗鎮守三個月,以確保無虞之後再離開。”身穿蟒袍的九王爺神色凝重的說道。
“如此便好,九王爺想的周到。”第九山主溫候笑道。
“慧空師兄還不知道多久才能來,我等便先出發勘察陣法邊緣吧。讓這些小輩自行在古遺蹟外圍探尋,尋找機緣。”慧明和尚笑道,然後將手中豬肘敲骨吸髓後隨手拋在山巔,伸手摸了摸嘴上的油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等也不用全去,可以留下些人來,也好接應慧空和尚。”第九山主溫候說道,然後便轉頭看向第十一山主,“白玦師妹你就留下來接應慧空和尚吧。”
十一山主白玦微微頷首,她知道自己接應慧空和尚是假,庇護這些小傢伙才是真,畢竟這些小傢伙可以說是各家天驕,而山脈深處還有浮屠教妖人活動,難保不會有靈臺境的修士出手來襲擊這些小輩。
“師弟,你也留下來跟白玦師妹一起接應慧空和尚吧。”太玄宗耄耋老者對著桃劍道人笑道。
“好。”桃劍道人笑道。
很快,除了十一山主與桃劍道人留下,另外八位靈臺修士化作流光朝著古遺址的更深處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