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鳳很爽快地道:“成了,成了,你們把豬頭肉、雞鴨往這裡一丟,我再給你們加一包滷料,明兒味道又出來了。”
早前,王大娘經不住孃家嫂子、侄媳磨,就想把秘方教給何家。王小鳳不許,還將這事告訴了王大龍。
王大龍又分析了一番利弊,王大娘就只得把這主意取消了,只同意往後每個月送一包滷料給他們。
為了不讓他們看出來是什麼東西,王小鳳還特意將料磨成了粉。
被王小鳳一說,王大娘只得一路推著車走,一行四人,王小鳳和王大娘走累了還能在小車上坐一坐,王大龍、季志合想著他們是男子,也不好意思上推車小憩。
因速度慢,天未亮起床,直到二更時分才走到府城,要不都是莊稼人,還真是受不了,一來打聽了鳳凰南街就尋到了未名居。
王大娘還以為一來肯定沒弄好,不想房子都裝修好的,雖是一間,卻能當成三間使,還有公用的大廚房。
吳嫂見來了新租客,不明所有,只當真是公子的兩位好友,熱情地給他們做面吃,還做了兩個小菜捧到西廂房。
“姑娘前些天就在唸叨,說有兩位同鄉來,特意裝修廂房。”吳嫂低聲介紹起來,“東廂住的是我們母女,還有一對繡娘姐妹,我們兩家都立的女戶,得東家關照,我得的炒瓜子的秘方在西市開了一家瓜子鋪子,託東家姑娘的福,生意還不錯。
喬家姐妹得東家姑娘指點,學會了絕技,做了沈記繡坊的客卿師父,一個月能領十兩銀子的月例,有時候貨品做得好,還另有獎勵。”
吳嫂打量著王大龍、季志合,許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怎麼看兩人都長得有幾分相似,“二位都是秀才公?”
王大娘笑眯眯地道:“都是呢。”
吳嫂想到喬家姐妹的事,立時樂了,“大喬、小喬兩位姑娘,也是書香門第,爹讀過書,因家裡窮沒能考秀才。她娘可是十里八鄉出名的繡娘,是林東鎮桃花村人氏。我瞧年紀大小與王大娘的兩個兒子一般,她們姐妹說要尋一對兄弟,最好都是秀才的,這樣姐妹倆就不會分開,一輩子都在一個家、一口鍋裡吃飯。”
王小鳳看她閃爍的眸光,立時道:“我哥剛解除婚約,季二哥是我未婚夫。我哥和季二哥是同窗好友。”
吳嫂以前這是兄弟倆,鬧了半天,是妻兄與妹婿,頓時臉頰通紅,要這姑娘不說,自己一說出來不是打臉。她還想著給二喬姐妹物色好夫婿呢。
王小鳳面有羞意,“季二哥等過了鄉試就娶我過門,他們來府城讀書,沒個……沒個人做飯也不成。我們家也是耕讀之家,我娘會作滷菜的,想來府城也能做,就跟著來了。
謝公子邀我們來的時候還說,這裡有現成的廚房,說灶上好幾口鍋,挪一口鍋給我們專門做滷菜。”
吳嫂眨巴著眼睛,“你家的秘方到衙門報備了沒?”
王大娘笑道:“這還要報備?”
吳嫂便說自家早前就是不懂,被人鑽了空子,偷了秘方,臨開店才知道自己不能用那秘方,已經有人在官衙報備,變成人家的了。
王大龍沒聽說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