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挖了冰窖?”
“是啊,廢了十幾天工,希望能存住吧。不僅僅是我家,還有好幾家都挖了冰窖,就等著你們家出來取冰,我們也跟著存一些冰。”
“這冰足夠厚了,我打算再讓它凍幾天,凍實了,等年後初三四的時候過來取冰。”
“這感情好,到時候我們一起破冰取冰。”
“可以,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跟其他幾家挖了冰窖的也打個招呼吧,咱們就定在初四過來取冰。”
“我聽他們說你們趙姓要建祠堂了?”王老九問道。
“之前我大伯提過,是有這事,咋了?你又聽到什麼小道訊息了?”
“你可別說是我跟你說的,建了祠堂就能儲存族糧了,有人想要讓你多出些。”
趙清虎皺眉,族糧?
這事情他知道,村裡面有祠堂的姓氏,每家都會儲存一些族糧。
所謂族糧,就是族**有的糧食,是給族中接濟孤寡,幫著族人渡過青黃不接之時缺糧用的。
以血脈、姓氏集結在一起的族親,也需要一些物質上的牽連,族產就是其中之一,而這族糧更是重要。
有些時候,一個好的宗族,能庇護族人很多事情。
就比如這族糧,你家宗族若是有族糧,在你家困難的時候,族中就能出手相助,不至於讓你因為幾十斤糧食,賣兒賣女,賣田賣地。
但是族糧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一般都是豐年族人們上交族糧,災年取用族糧。條件好的多交一些,條件差的少交一些。
族糧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的,族糧的存在,就是給家族所有成員一個最低保障。
更多的作用,還是接濟族中孤寡的,救濟貧苦族人的。
真到了災年,全村都遭災,族糧全都取出來,也沒辦法保證所有族人能扛過災年。
可有了族糧,族人們心中底氣就會多一些。
至少,有宗族在背後給你託底,不至於讓你在尋常年月也餓死。
想要讓他多出一些族糧,這件事情就有些彆扭了。
我趙清虎是發達了,從農民變成了地主。
但是,這種事情不應該是我自願拿出來的嗎?
本老爺自願拿出來,給族中做貢獻,為照顧族中鰥寡孤獨,貧苦族人多出些力,多好的事情啊,說出去在族中也是一樁美談。
可你們要逼著我多交族糧!這味道就不對勁了,本老爺憑什麼多交族糧啊?我趙清虎在族譜上也不是單開一頁啊。
再說,祠堂都還沒開始建呢,就開始算計族糧了,這算盤珠子撥弄的有點過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