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永遠都不滿足,政策也不可能適應每一個人。
就像老天下雨,也有的地方能淋到,有的地方淋不到!”
朱元璋望著梅殷,說出了他的感悟。
朱元璋是一路從最底層走來的人。
對於底下諸多人的想法,他很清楚。
尤其是當了皇帝之後,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
就對此的感觸就越來越深刻。
深覺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底有多大的道理。
朱元璋不覺得自己出現這樣的想法,有什麼不對。
反而覺得自己所想特別對。
他這次就是要在這些事兒上,好好的和梅殷掰扯掰扯。
把這個沒事就想對自己進行死諫的人,給說個啞口無言!
真把自己這個當皇帝的,當成廢物了?
真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能當上皇帝?
別的事情上說他做的不好,有諸多的問題,他認。
但是在這戶籍制度上,他是真不認!
其實對於朱元璋的這番話,梅殷還是比較認同的。
覺得朱元璋說的確實有道理。
想要做到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想要把每一個人都給照顧到,也特別不容易。
或者說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大明幅員如此遼闊,就更難辦到了。
政策的制定,確實只能兼顧大多數人。
能做到兼顧大多數,就已經算是一個勝利。
馬皇后,李景隆他們都把目光投降了梅殷,想要看梅殷接下來該怎麼說。
如何反駁朱元璋所說的這話。
梅殷望著朱元璋道“岳父大人所說的這些,確實有道理。
道出施政的本質。”
一聽梅殷的話,李景隆就不由為之呆了一下。
繼而臉上的神色變,得更加的振奮了。
越發的確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就是真的。
這二姑父這一次,就是一直在那裡說反話。
明面上看起來,要對舅爺進行死諫。
態度也顯得強硬,可實際上卻是趁機對舅爺進行吹捧。
是的用最狠的語氣,說出最拍馬屁的話。
學會了!自己這次,真的是學會了!
“可若在今後,父皇所制定這個政策,已經不適應大明的情況,已經照顧不了大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