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文約判斷有誤呢?”邊章不贊同,倘若真是兩萬精銳,擊殺北宮伯玉應該不難。
甚至還有可能借勢進攻楣縣。
邊章覺得不能冒險,“我看不如著令北宮伯玉進攻,我們亦派遣一軍相助,正面則緊盯漢軍的動向。”
此刻的涼州叛軍尊他二人為首,事實上並未明確誰是最高統帥。
兩人政見一直大同小異,似眼下這般意見相左的時候還是較少的。
韓遂本意是想借機攻打美陽城,如果美陽城局勢危及,他猜想那支漢軍人數越多,反而越要急著回援。
到時糧道危機自然消除。
若是人數較少有北宮伯玉所部大軍在,自然也就不用擔憂。
只是這麼做也有風險,倘若盧植拼力死戰,守住美陽城。
那支漢軍真是兩萬精銳騎兵,讓他襲擾後方,確實是心腹大患。
因此,韓遂也就不再堅持,認同邊章的舉措,派遣萬餘人與北宮伯玉一同夾擊。
黃忠在凌晨時分第一次遭遇敵軍,但這並非來自涼州叛軍的大本營,而是湟中義從胡。
北宮伯玉自董卓襲擾之後,已經將他所部巡視的範圍北移,漢軍只可能從東北方而來,他也就將兵力集中在糧道北側。
在接到涼州軍大營傳來的軍令之後,北宮伯玉部費時一個時辰,就找到了漢軍的位置。
黃忠所部皆是枕戈待旦,兵哨甚至布在了五百步外。
北宮伯玉所部趕來時,黃忠已率部眾做好萬全準備,與湟中義從胡交鋒之後繼續向東北方撤離。
不是涼州軍大營趕來的援軍,反倒是北宮伯玉部的湟中義從胡主動出擊,這讓黃忠不得不謹慎對待。
而正在此刻,涼州軍大帳派出支援北宮伯玉的一萬人馬,在出營支援的路上,與趁著夜色悄然埋伏在此的漢軍相遇。
孫堅統帥步騎兵兩萬人先以箭矢消耗敵人,而後率軍掩殺。
雙方鏖戰半個時辰,漢軍人多,涼州軍漸漸不支,開始敗退。
但在此同時,北宮伯玉部正追趕黃忠至此,見漢軍當即廝殺在一起。
本來擬定的圍點打援變成了一場混戰。
美陽城的漢軍和對面的涼州軍,都察覺到了幾十裡之外的亂戰。
邊章意識到漢軍果然有詐,讓韓遂坐領中軍,他親自帶兵趕去。
盧植恐孫堅和黃忠有失,也派董卓引軍去接應。
雙方在美陽城外五十里的荒原上鏖戰兩個多時辰,自午後方休。
最後,雙方各引軍回營。
因漢軍是主動出擊,佔據了些許的優勢,可也僅僅如此了。
韓遂和邊章出人意料的讓北宮伯玉主動出擊,讓黃忠與孫堅最終沒能兩面夾擊叛軍派出的援軍。
孫堅所部斬首兩千算是此戰最大的功勞。
但這對於涼州叛軍而言,根本無法傷其筋骨。
這次行動除了能稍微提升士氣,其他可謂毫無收穫。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