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距蔡邕家院子有兩百步時,趙雲已經隱約聽到了馬蹄之聲。
那時蔡邕、童淵、趙雲和蔡琰正在屋中閒談,之前談論的內容多是些文學典籍、江湖軼聞。
不過隨著十一月臨近,他們越來越多的會說及朝政。
張飛來之前,他們正在說大將軍何進。
何進字遂高,南陽郡郡治宛城人,何皇后之兄。
最初,他以妹妹有寵,拜為郎中,出任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後遷侍中、將作大匠掌管宮室修建之官)、河南尹。
因發現並鎮壓馬元義的密謀,封為慎侯,黃巾之亂爆發,被任命為大將軍,總鎮京師。
不過這些大部分都發生在蔡邕逃難吳會之地後,對何進了解有限。
幾人之所以說到何進,因為在蔡邕和童淵看來,此時的天下大勢,內在宦官,外在大將軍何進。
倘若盧植平定涼州叛亂成功,或可代表士人和宦官、外戚三足鼎立。
不過這仍取決於袁氏是何態度,畢竟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眾多。
袁紹結交豪傑之士,又是年輕士人的代表人物。
若是他們袁氏模糊站位,那各大世家,士人集團不能擰成一股繩,力量並不足以和外戚宦官相抗衡。
總之,經過一番分析,得到盧植想要清平朝政,那真是阻力重重。
趙雲聽聞馬蹄之聲,藉故起身,在院門口遙遙望見張飛縱馬而來,心知定是他心急,等不了了。
“三哥這是要做甚?”他忙上前拉住張飛的韁繩。
張飛一邊向裡張望,一邊道:“子龍莫不是忘了先生之前的囑託?如今先生在陰陵望眼欲穿,子龍卻日日在此飲酒,好不快活!”
他嗓門大,只這一聲,已經驚動屋內蔡邕、童淵和蔡琰等人。
趙雲忙道:“阿叔囑託,我怎麼敢忘卻,正要找機會提起,兄長可別亂來。”
這時蔡琰從屋內出來,見到張飛此刻杏眼圓睜,怒髮衝冠的樣子,不由問道:“他是何人?”
張飛翻身下馬,“我乃九江郡劉使君帳下張翼德,受先生所託,請蔡邕蔡公隨我們去陰陵。”
“原來,也是請我父親的,但你這態度也太莽撞了吧!”蔡琰見張飛無禮,不欲理他,拉著趙雲要回院中。
張飛不由大怒,“好你個趙子龍,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你這邊美人恩重,可想過先生在陰陵望眼欲穿?”
趙雲忙勸道:“兄長你真是誤會了,你切莫動氣,我這就跟先生提起動身事宜。”
他怕張飛這性如烈火的脾氣在蔡家炸裂了,忙勸慰他。
蔡邕和童淵聽聞動靜自然也從院中出來,見到門外虎背熊腰的大漢,又聽他說是劉使君帳下張翼德。
“劉使君可是九江郡太守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