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嘴,啊,對了。”
柳意拿著小電筒看了看,關上電,對著一旁的王在說:“口腔潰瘍,給他開藥。”
“是。”
王在手裡的“病歷本”現在已經是非常厚非常厚的一本了。
他現在只需要翻到曾經老師診治過的“口腔潰瘍”病人那一頁,就可以根據下方的記載,照方開藥。
這節省了柳意大量的時間,也讓王在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
王在小心翼翼,萬分珍惜的翻開了病例冊。
被確診了口腔潰瘍的客商束手束腳站在一邊。
他原本是想直接來求藥的,但等見到這處人山人海,莫名其妙就慫了,正好最近口中疼痛,便索性排隊來看病了。
客商的視線忍不住露在那小電筒上面,此刻已經不放光了,可剛才他親眼所見,這小小物體,竟被按了一下,就出了刺目亮光。
白日就如此之亮,要是到了晚上……
不愧是神醫啊,手裡竟有這等寶物,他心裡對柳意出身的評價又往上竄了竄。
客商悄悄抬眼看一眼柳意,剛張張嘴,想說什麼,柳意已經淡聲說:“下一位。”
她不需要大聲,因為在她說完這句後,立刻有嗓門大的學徒扯著嗓子高聲:
“下一位!!!”
柳意往椅子上一靠,喝了口學徒送上來的溫水,雖然看上去年歲不大,但就是有種讓人不敢吱聲的壓迫。
客商立刻不敢說話了。
有個穿著破破爛爛的老婦人畏畏縮縮上前,他也只能讓開位置。
王在喊他:“趙東,你過來,我給你開方。”
客商不是很習慣被直接叫大名,一般大家互相稱呼的時候,要麼是叫他“趙兄”,要麼是喊他“趙老闆”。
但他來這裡排隊已經有一個半時辰了,也看得出來此處的醫師們稱呼病人都是直接喊大名,應當是為了防止認錯病人吧?
他老老實實站了過去,小聲問:“醫師,我這個病嚴重嗎?”
王在已然是輕車熟路的樣子:“不算嚴重,吃上三天藥就差不多好了。”
他終於翻到了口腔潰瘍那一頁,頗為小心的將書放在桌上,先是自己心中默背了一下方子,確定無誤後,連忙抄寫。
大安朝是有紙的,紙張品質不同,價格也不同,王在特地買了縣裡最好的紙,用線串在一起,裡面密密麻麻記載了跟隨柳意看病時,見過的病人和各種病例。
許多醫師也有寫醫志的習慣,王在年輕的時候也會寫,知曉這病例冊和醫志作用類似。
但,老師看的病例數量實在是多到驚人啊!
不誇張的說,跟著柳意看診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王在見過的病例數量,直接壓過了他過去一年甚至是兩年看過的病例數量。
面病,耳疾,臟腑,胃部,中毒,兒病,心臟,肝膽,各式各樣,各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