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二房屋裡的精彩,楊青也並不知曉,即便是知道了,估摸著她也不會驚訝,反正劉氏一貫是做得出來的人。
待在屋裡跟著周氏繡了會兒帕子,瞅著色,周氏便自覺起身去了灶間,楊青不耐煩做那繡花的活計,便也跟了她娘出來。
“青兒,你就別跟去廚房了,昨兒個晚飯還剩了幾碗菜,今兒個倒不用怎麼忙活,熱了菜蒸了米飯就成,娘一個人忙活得開。你還是趕緊把那帕子上的花繡好了,不是,明兒個你二奶奶要檢查的嗎?”周氏一眼就道破了自家閨女的那點心思。
是了,一聽到周氏這般著,楊青就有些煩悶的苦惱,也不曉得蘇氏是怎的想的,不光是教了讀書識字,近來又突然性的拉了她學繡花,可憐她兩輩子為人,都沒有做過這針線的活計,哪裡會這玩意啊。
以前,周氏雖然也在繡計上算得上精通,但,平日裡家務事兒纏身,也沒那個工夫教她,可,現在卻是讓蘇氏先想起了這一茬,什麼女兒家的,德言容功,繡藝是極重要的,硬是拘著楊青要學好了這個。
楊青也是知曉,蘇氏都是為她好,因此,起初也是硬著頭皮,跟著學了,卻不想,這古代的繡藝如茨難學,竟然繡個破花,還有那啥子不同的指法之,捻個針也要講求什麼姿勢,當真是讓人無語。
楊青沒學兩,就打起了賴賴,卻不想蘇氏一點都沒有就此放過她的心思,反而更為嚴格了起來,三兩頭的佈置了作業。
無奈之下,楊青很想央求自家親孃周氏來做倆回槍手,卻,要命的是,平日裡一向性子和善的周氏,這回也不慣著自家閨女了,完全與蘇氏站在了同一條陣線,硬是擔起了監督的職責。
這兩日,也就是家裡頭事兒多亂的,蘇氏那才沒姑上檢查她的作業,楊青才得了兩日的偷閒,幾個戳爛聊手指尖,才稍微好了一點,更是不想去受那繡花的罪了。
卻又有些頭疼明日裡要交的功課,雖,即使她真完不成作業,蘇氏也不會真就拿起竹板子打她手心了,卻更加可怕的是,她老人家但凡發現自己作業完成的不夠認真,只會拖延了每次教課的時間,原本只一個時辰的學習,愣是提上兩個時辰裡去,還有授課的內容,也會較之平時翻個一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想這個,楊青就覺著苦不堪言,想她平日裡就是坐不住的性子,這一下子坐上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時,在那裡啥事不幹專門繡花,這已是最大的懲罰了。
因而,想到這個,丫頭也只能蔫蔫的折回屋裡去繡帕子去了,這回蘇氏給佈置的作業,是用新學的蘇繡針法,繡一方有她名字的帕子,再任意加上一朵花。
蘇氏有言,只要是花,不拘是什麼花都成,楊青抓破腦袋,想那簡單的花來,最後撿了個蒲公英來繡上,橫七豎澳幾根線條而已嘛,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卻輪到繡她名字的時候,丫頭也不禁嫌棄了兩聲自己的名字,比劃有些多了吧。
惡趣味的想著,要是叫個‘丁一’就好了,比劃多簡潔啊,寫起來方便,繡起來更順手了。
如此,拿著繡花針認真著,不覺時間過得也快,沒一會兒工夫就到了飯時,楊冬根也踩著飯點兒回來了。
才分了家,還沒有人真的立即就搬出去了,且老楊家只一個廚房,各屋裡也沒有旁的灶臺,因此,這中飯還是聚在一起吃的。
戚氏依舊沒有出現。那謝氏母子幾個也沒來,不過,劉氏早在開飯之前,就去廚房領了他們的飯食了,周氏想起自家那個二嫂左一個盆,又一個盆的,裝了那許多的飯菜走人,也是無奈,得虧她今兒個蒸的飯多,不然就衝著劉氏一下子盛走了半鍋飯,旁人肯定是不夠吃的。
即便如此,周氏想想還是覺著米飯不夠,又把今兒個早上吃剩下的包子熱了五六個,連著那早飯剩下的半盆粥,一起端上了午飯的桌子。
原本劉氏還想將那剩下的肉菜裝去一大半的,周氏卻是沒肯,只謝氏他們拉了肚子,實在是不應再進油水,這才罷了。
不然,這桌上也擺不出菜碗來,如此,想是沒了那幾個攪事兒的,一頓午飯吃的也是消停,只蘇氏在飯桌上看到,旁人都是端著飯碗,只周氏自己個端了一碗粥吃著,疑惑之下問了兩句。
周氏也沒像以前似的替旁人藏著,就在飯桌上解釋了一番,蘇氏聽後倒也沒什麼,對於劉氏,老楊家也沒人不曉得她的德性的,大多是瞧不上眼,卻也不稀得她罷了。
就連平日裡最會擠兌她的邱氏,今兒個也是異常的沉默著沒有聲。
午飯過後,大夥更自散了,楊青眼瞧著自己那大伯父跟在楊老爺子後面率先走了出去,倒也沒管許多。
她也趕忙拉著自家老爹和老孃回了屋,想要問問那宅基地的事兒辦的如何了。
“你這丫頭,娘還沒收拾好飯桌呢?咋就這般著急了?”周氏有些無奈,卻一瞅見自家閨女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就有些氣短。
今兒個原就不是她的班次幹活,但還是想著劉氏那孃家幾個人特殊的情況,想著劉氏那頭許是忙著照顧一屋子大的的,脫不開身來,因而就主動去做了午飯。
但,想起方才劉氏臨到飯散了,趕緊一抹嘴就走了,也不提要洗碗刷鍋的事兒,心裡頭也是有些不舒坦的,因此,不待楊青先開口詢問,就主動轉了話頭,問起楊冬根來,“可辦下來了?”
“還沒寫文書。村長倒是給我挑了兩處地兒,一處,就在咱們這老宅子不遠的地兒,隔了三五戶人家,那邊有一塊空地,約莫兩畝地不到,圍上院牆,倒是可以起個三間的屋。還有一處,離得有些遠,在村頭靠近山路口,就是長了幾排桑樹的那片地,那裡空出的地兒大,約莫有五六畝地兒呢。”楊冬根心知這母女兩個急切,便趕緊將情況了出來。
其實,要論著本心而言,楊冬根是不大願意離了老宅子搬出去的,即便是戚氏傷了他的心了,但到底那怨恨已經不多了,可老爺子發了話,他也沒了法子,又想兩處地界,他倒是更傾向於第一處,畢竟離著這邊近,以後看看也是方便。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寒門秀色之農門嬌女請大家收藏:()寒門秀色之農門嬌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