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字母哥現在的條件,他完全可以做到打誰都是錯位,比他矮的直接投籃,比他高比他壯的可以過人,用自己對位上的優勢,去抵消掉自己的弱點。
夏聯裡面的球員,要不就是經驗不足的新秀,要不就是不太受重視的自由球員,想要完全阻攔字母哥這樣的球員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說到底,還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使得他在打法上變得畏首畏尾,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上。
巨星裡面因為猶豫不決而戰力大減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庫裡,當他在團隊和個人之間不知道如何顧全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投籃失準、失誤頻頻;反倒堅決起來,哪怕帶傷也能在西決完成場均35+的橫掃。
此時聽完李聖的話,字母哥點點頭,若有所思。
李聖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虧得他現在坐著,所以李聖站起來還能夠得著,“好了,你自己回去好好考慮吧。先睡個好覺,明天我希望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你。
“當然我還有最後一句話,我既然選擇了你,就代表著我看好你,但你也要證明,對得起我的看好。一個新秀想要在nba打出來,身體條件、技術反倒都是次要的,心態才是關鍵。
“我不指望你能立刻幫上球隊、在聯盟裡毀天滅地,但至少在這個夏聯裡面,你要學會如何發揮自己的現有優勢。等到休賽期,再好好將自己的不足補回來,到時候或許你還得重新適應一下自己的身體……”
字母哥知道他又是在說“掛肉”的事情,這個從他進入球隊之後就一直聽到,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但這也是現實問題,如果只是要在nba打上球,你對抗差點也沒關係,只要有其他突出特點,比如說空位投籃準,比如說組織能力強。
實際上對抗差影響更多的還是防守方面,以及在季後賽強度上來之後的進攻,大部分球員根本都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尤其是角色球員,只要能夠把握住球星們給出來的機會就行。
但要成為一個球星乃至於巨星,你的對抗就必須要提上來。
何況字母哥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走內線,對抗不行怎麼行?
未來投籃神準的庫裡都寧願犧牲掉自己的一部分手感而增肌,就是為了增加對抗性從而在季後賽攻防兩端都能夠保持穩定、更好的幫助球隊,至少不會在某一方面扯後腿。
等送走了字母哥,李聖去洗了個澡,等出來的時候又接了個電話,卻是家裡面打來的。
這一世的李聖當然有家人,父母聚在、有房有妹,不過他們都在國內,而前身跑到米國來留學,結果畢業之後突然無端端來從事籃球行業,做什麼籃球教練。
這顯然是大出他們意料之外的事情,不過這對父母似乎比較開明,並沒有勸說他,只是讓他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能幹的下去就幹,幹不下去就回國,然後從頭再來。
反正他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因為家裡經營著一間小廠,吃穿不愁,實在不行了也能夠讓他回去繼承家業。
有這個容錯的成本,自然就寬容了。
不過他們也沒想到,李勇居然還真闖出名頭來了,之前花了半年多的功夫考到了教練證,然後透過面試,加入了馬刺隊成為助理教練。
但那個時候李聖不知為什麼很少露臉,在國內曝光度不高,所以他們很難從新聞中知道李聖的情況,還得定期通電話才知道他到底在幹什麼。
等到進入季後賽以後,因為馬刺隊的優異表現,李聖作為教練組的曝光率也提高了很多,更因為他特殊的面孔早早被注意到。
然後一路隨著球隊來到了總決賽、奪得了總冠軍,終於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