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劉華星做的料理從材料和菜式上,幾乎和顧景舟完全一樣,但也只是“幾乎”,這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區別的。最直面的區別,就是劉華星的擺盤比顧景舟的要精緻了不止一個級別。第一眼看到顧景舟的料理時會覺得驚豔,但是有了對比後……
現在再來看顧景舟的料理,就感覺像是低價的山寨貨。
此外,料理的形態上也存在一些區別。
比如“乳酪脆片”這道,顧景舟是製作成麥穗的形狀,而劉華星的乳酪脆片卻是精緻的楓葉狀,上面還能看到細密複雜的紋路,顯然在放入烤箱之前花費了很多功夫。
“嚐嚐看。”劉華星拍了拍手笑道,“你的龍蝦奶凍採用的是普通奶凍,但我採用的則是橙汁奶凍,裡面增加了幾滴沙棘油。這樣吃下去之後,除了柔潤無比的口感和甜美的奶香之外還有一絲清爽而活潑的酸甜躍然於舌尖上,增添這道菜的風味。”
接著,劉華星又轉向了自己的第二道菜:“至於這道乳酪脆片,我製作成楓葉狀,更薄更脆,與蜂蜜花、香菊和薰衣草搭配起來,這種形狀更容易接納它們的香氣,在吃下去的瞬間酥脆的口感迅速融化,然後就是混合了花香的濃郁核桃味。”
之後的鱈魚三吃,同樣是魚丸、魚鬆和魚片,劉華星的魚鬆上加入了幾枚鮭魚子來增添魚的鮮味,而魚片方面顧景舟只是敷衍著用噴槍烤了一下醃製的鱈魚片然後灑了些黑胡椒,但劉華星則是將其壓成一道薄片佐以醬汁,看起來就像一枚閃光的大理石那般。
而黑松露羊排,顧景舟採用的是單純的羊排,但劉華星則是用羊排、羊裡脊、羊頸肉和羊肩肉製作成的一塊以假亂真的“假羊排”,它的口感和風味比單純的羊排要更濃郁。
且不談味道,僅從外觀和細節上,劉華星的料理就完勝對方了。
但是料理看的重點自然還是味道,所以大家需要嘗過之後才能下定論。劉華星把這個權利交給了顧景舟自己:“來,你自己嚐嚐吧,就當是你招待我的‘回禮’。”
顧景舟只是品嚐了一份乳酪脆皮,就說不出話來了。
與其說劉華星是抄襲他“東施效顰”,倒不如說是將他的料理徹底改進了,變成了“青出於藍”。所以現在顧景舟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紅,想不到任何可以挽回面子的話,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廚藝上比劉華星低了一個檔次。只有劉華星知道,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呆過,對吧?”劉華星抱著胳膊笑道,“geraniu,世界三星米其林餐館排名第五的一家餐館,這些菜式我在那家餐館裡都見過,也瞭解過他們的製作方法。當然,那家店的正品沒有你製作得這麼拙劣。那麼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有這種水平卻不做這種料理呢?”
說到這,劉華星把自己做的那一排料理拼在一起:“geraniu的人均消費差不多是兩千六百人民幣,你也可以看得出這每一道料理都是相當複雜的,比起材料成本,更多的成本在於製作上。國內是否會有人願意花兩千六來吃這麼一頓料理呢?當然有。但不是我們店的客人。”
劉華星環顧了一下這家店的廚房,繼續道:“這家店以酸菜魚出身,他的客人們喜歡的都是這種風味,既然如此,自然要根據客人的口味做出調整。這也很常見,所謂的‘左宗棠雞’、‘天津飯’這些中國根本沒有的中華料理就是這麼來的。是你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讓社會適應你。是別人吃什麼你做什麼,還是你做什麼別人吃什麼,這個是要取決於‘大眾口味’。”
確實,很多國外的三星米其林餐館的理念都是“我做我認為優秀的料理,你愛吃不吃”,堅持自己的料理風格,但這個前提也是在能確保足夠的客人的前提下。
假使餐館的口味、分量完全不適合當前環境,以至於店裡門可羅雀,連維持開張的成本都賺不回來,那麼又拿什麼去堅持做自己認為優秀的料理呢?
就好比劉華星做的這一套米其林的“高檔菜”。這裡的每一道菜都只有一口的分量,價格還死貴死貴的,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最關鍵的是,晚稻並不是靠這種風格起家,自然也不能靠它走紅。
當然,劉華星其實知道顧景舟只是單純的想要來靠踢館打響自己的名氣,估計他身上某個地方藏有針孔攝像機或者有某些人在暗中幫他拍攝,等回去之後剪輯一下發到網上,自然會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讓他蹭足晚稻現在的熱度,然後順勢就能讓自己的店開業了。
顧景舟的廚藝是不錯,但還沒有達到主廚的級別,關鍵點就在於“原創”。<”餐館主廚聯合本國文化而創造出的料理,顧景舟只是複製了一下而已,而且複製的並不算很優秀。他也許算是個優秀的廚師,但還坐不上主廚的位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劉華星就不同了,撇開基本功不談,他的創造力才是讓他能坐上副主廚位置的原因。
因為,失敗了可以讀檔重來,對於創新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
但這個時候,顧景舟說不出話來,其他人可就開啟話匣子了。
“嚯,就這啊?”陳師傅第一個忍不住開口了,“我尋思米其林星級不也就這水平嗎?哎呀,整的個花裡胡哨的,這麼大一個盤子,裡面就這麼一小口。就這還要賣兩千六?咱們這兩千六能讓十幾個人吃飽吃好!”
當時店裡這其它的廚師也是紛紛跟著附和,簡直像極了葉問擊敗金山找之後眾人嘲笑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