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36 章 三更

和李光地同樣想法的不在少數,原本康熙一意冊立太子就相當於壓制了旗權,大清立國以來,太子之位該有各旗旗主選賢能者。而胤礽以前當太子期間從來不拉攏下五旗的旗主,反而和康熙一般思路,視各個旗主、王貝勒為臣子,沒有從龍之功,又沒好處,哪怕康熙一味力挺,太子之位也沒那麼穩當。

沒看朝廷上太子的主要力量實際上是漢臣,他們注重禮法,認為胤礽乃嫡子,又無大過錯,不可輕易廢棄,否則有傷國本,為日後朝廷繼位不穩埋下隱患。即便這樣,諸如李光地等滑溜的人,還是照樣裝糊塗。

所以胤礽的太子之位,看似穩固,其實從一開始就不穩,他的一切都建立在康熙的寵愛之上。沒有寵愛,他的實力還不如幾個年長的弟弟。

一廢之後,這層窗戶紙被捅破,更多人看出來,少了對太子的畏懼,一條流言傳了出來——國正天必順,官清民自安。隱射太子複立的冊封大殿波折重重,說明是老天爺看不順眼,不讓他當。話傳到康熙耳中,自然大發雷霆,首當其沖的倒不是李光地、穆和倫等人,而是欽天監監正格枚。信誓旦旦說是吉日,有下冰雹的吉日嗎?

自從南懷仁死後,欽天監越來越不專業了,以前皇歷就算不準,現在連個吉日都推不準了。都得打回去當天文生,從頭學習。

“十天後是吉日,朕還能相信你們嗎?”康熙拍案,流言查無可查,但隱約中他也知道是自己那幾個兒子或者是他們的支持者王公貝勒傳出來的。恨不得把他們都揪出來好好處罰一頓,但那十個字出自名賢集,人話向來一體兩面,什麼話,放在不同情境中,不同時間中,就會産生其他引申義,就是他想借此大興文字獄都t沒有由頭。

格枚兩股戰戰,十分肯定道:“依臣等推算,十日後確實是吉日。”

不是他不想拖延,但這次的冰雹太邪門,想來想去,幹脆拉出日子最近的一個吉日來,總不能隔上十天再來一場冰雹。老天爺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哪怕是天,也得講理不是?

好在康熙也著急趕緊把太子的冊封大典辦妥了,見他給出的吉日就在十日後,想了一回,到底放過他。然而胤礽聽說十日後又要來一出冊封大典,頭皮都麻了。

不帶這麼折騰人的,就算知道皇阿瑪著急冊封他,好歹也讓人喘口氣不是?

緊接著,就聽到一條小道訊息,貌似天花又傳到京裡了,慌得他立刻去找康熙,這次倒是沒有直接拒絕,又看了一遍繼後好當,還是有點收獲的。學會了一個新技能——茶言茶語。也是他沒有其他折了,只能裝膽小,裝害怕,甫一見面就擠紅了自己的眼圈。

“阿瑪,冊封大典還是取消吧,都說再一再二不能再三,要是再有什麼意外,兒臣、兒臣……擔不起呀!”

看到兒子的可憐模樣,康熙倒是沒有覺得胤礽軟弱不堪大用。對於心愛的孩子,標準總不太一樣。只是心疼,忍不住拉住胤礽鼓勵他。

“不要在意那些,阿瑪我登基後年年災荒,當時也有很多人說我不配當皇帝,不照樣好好的。你看,阿瑪的皇位坐得比誰都穩,我們敬天,卻不能唯天命是從,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會逆天。”

從來也不知道自己阿瑪雄心壯志到要逆天的程度,胤礽不禁張大嘴,一副傻狍子模樣。

“逆、逆……天”胤礽半晌才從喉嚨深處發出幹澀的聲音來,沖擊太大,明明他們每年都會祭天,乾清宮前的江山社稷金殿日日香火不斷。按理,皇阿瑪該是最信天地方澤社稷的人,但偏偏人要逆天的話卻又從他口裡說了出來。

過於震驚的胤礽沒能第一時間推拒掉十日後的冊封大典,此時他腦中忽然冒出來那個沒有完成的個性人物素材的任務,獎勵正好是百分百防治天花的。

或許,他也可以試試逆天而行。

胤礽突然不那麼拒絕當太子了,反正他已經打算好了,當太子也不會影響他靠碼字封神的程序。左右沒人說當太子必須參與朝政,他就擺爛,不管那些事一心碼字。

既然要封神,挑戰天道的膽子還是得有的,封神,不就是逆天而為嗎?

神不守舍回到昭仁殿,才坐定,就聽人來報雍郡王來了,他的頭皮立刻麻了。上輩子事後越想,越覺得老四手段老辣,自己遠不是他的對手。這輩子難道真要和他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