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51 章 康熙五問1

第 51 章 康熙五問1

胤礽話音方落, 康熙就問出了他的第一個問題,一個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問題,甚至他都沒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問題。

“聽說你私下裡特別推崇你瑪法。”康熙的話讓胤礽的心先是一提, 繼而放鬆了下來。眾所周知, 皇阿瑪似乎不太喜歡皇瑪法,即便是他, 也很少談及,每每被問道都被一帶而過。但是他對皇瑪法的治國策略卻極其推崇,如果能夠順利推行下去,也不至於綠營戰力嚴重下滑且對大清的忠誠度也下滑。

說白了,這天下最多的還是漢人,少數人不可能長長久久壓住多數群體, 讓更多的漢人成為大清的利益受益者勢在必行,一味抬高滿人甚至過於提防只會讓矛盾擴大化。

以前, 他是不敢公開承認自己和皇瑪法基本上政見一致, 不過現在他卻不再怕被發現了,反正是辭做太子,實話實說讓皇阿瑪對自己失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而他痛痛快快地說:“是!”

接著一頓陳述,簡單說來就是自己對其滿漢融合等方針的贊同,說道最後, 他頓了頓, 想到現狀, 幹脆豁出去了。

“兒臣認為皇瑪法的諡號用章字太委屈他了,他完全配得上仁字。”胤礽當然知道皇瑪法的諡號為什麼被定為章, 一個章字說明他在位期間有一定的政治弊端,這個弊端他清楚,無非是其滿漢一家的政策遭到了除了漢臣外的所有人反對。

他在位時, 尚且好,但死後包括烏庫瑪嬤都不認為他那滿漢一家是正確的,自然只能得一個章字諡號。

突然,胤礽發現一旦真的放棄當太子自己也變得更灑脫起來,以前不敢說的話也都敢說:“皇瑪法雖然不夠穩健,但他若是沒有英年早逝,一定會成長為一名出色大家,一名精通政治的大家。”

康熙愕然,什麼人才能成為家,從來沒聽精通政治會成為大家,胤礽的話倒是說進他的心裡去了,竟然不自覺跟著點了點頭。

“好,我再問你大清以後的路子該如何走?”

胤礽對這個問題是有所預料的,透過一次次推辭被拒能夠看出讓皇阿瑪放棄自己不太現實,畢竟他在自己身上耗費了太多的心t力。三十多年的心力耗下來,就是他自己也不敢保證能夠利索放棄,肯定還會考驗一番,確認自己真的不適合太子之位才會真的放棄。

他倒是想胡說一氣,但那臺明顯,反而讓人不信。索性將以往埋在心裡的話通通說了出來:“兒臣認為該讓滿漢徹底融合起來,首先讓更多漢人有機會成為旗人,只要他們成為旗人,自然會和以前的降臣一樣全心全意維護大清的利益。讓大清的利益和天下絕大多數的人一致,也讓普通漢人看到希望,才能長治久安。

然後是滿漢蒙旗人中平等,不管是挑甲還是比丁,一律平等。”

說到這,他不禁抬眼看了看康熙,下定決心說出接下來驚世駭俗的話來:“最後讓滿人包括我們皇族徹底融入漢人當中,成為漢人,我們本就是炎黃子孫,祖上要真好好追溯或許可以追溯到舜帝發配族人以稱東夷,只是失了傳承才變成所謂的野蠻人。如今的情況,不外乎上古時期被發配邊疆的分支又回來佔了嫡支的位置而已。”

饒是康熙有心理準備也被胤礽的話嚇了一大跳,深看兒子一眼,也虧他敢想。讓滿人以這種方式徹底融入漢人當中他是想都沒有想過,只能說,保成可真夠膽。

越是看保成,越發覺得他像極了自己皇阿瑪,行事看起來莽卻未嘗不是一個思路。一直以來,漢人就沒停過反抗,哪怕朱三太子已經死掉,民間仍然暗潮湧動。是以,對一些覺羅氏乃昔日趙宋後裔的說法他從來沒有出來否認過,一來是想讓漢人心裡平衡些,二來確實有些覺羅氏是宋徽宗後裔。

而且人家傳的是童謠,又隱晦得很,什麼朱家面李家磨,做成一個大饅頭,送隔壁趙大哥,他要反駁反而落入下乘。

而保成的話讓他看到另一個方向,對呀,滿人本來就是努爾哈赤捏合出來的新民族,彙聚了多個民族。但他們是東夷人毋庸置疑,他算是白讀史記了,竟然忘記這一出,史記第一卷五帝本紀可是記錄得清清楚楚。

康熙對兒子們讀書要求高,對自己也夠狠,五十多歲的人隨口就將史記中的那段話給背誦了下來: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摘自史記]

那鯀可是黃帝的曾孫,大禹的生父,他不照樣也是東夷人,所以這麼說來誰能說他們不是炎黃子孫?至於那個勞什子神女食朱果而孕的傳說,說實話,康熙是不信的。畢竟一般這種傳說都是上古時代,但那神女佛庫倫出現的時代有點晚,估摸都在宋朝之後了,他自認為宋朝之後是不可能再出現真正的神女的。

想當然,羽山離他們現在的祖地有點遠,但他們也是一直在遷徙的,並不是一直定居在一個地方。曾一度差點將祖業擴到朝鮮去,也就是正好趕上大明內亂,才調轉了方向。不過直到現在他還時不時訓斥責罰朝鮮國王一頓:朝鮮主強臣弱,太不像話了,懲罰一頓;越界殺人越貨,更不能輕饒,得罰銀外加國王親自寫一份請罪書呈上來;國王怕當眾責罵託病不郊迎來使,那是欠收拾,花錢費事還少不了挨罰不說,還得再上交一份請罪書。

“保成的想法倒是不錯,但是光是申述咱們和漢人同根同種顯然不夠,沒有足夠的利益就算傻子也會覺得我們在忽悠人。”康熙畢竟在位幾十年,驚喜的同時就發現了大弊端。

就目前而言,普通旗人對民人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在旗地給發住房,至少得發上兩間房,雖說這房子他們只能住不能賣,一旦沒有後代日後還會收回來,但是世上有幾個絕戶?

另一個就是他們及其後代有資格挑甲,吃皇糧,只要挑上了甲當了兵一個月餉銀足以養活好幾口人還寬裕。對於老百姓而言,沒有什麼穩定收入更吸引人的,何況旗人社會地位略高,還有八旗內部選拔官員機制,只要有才華出頭機會比民人更多一些,優秀的孩子更是可以免費入學官學,只要好好讀書習武日後謀劃個一官半職不是問題。

奈何不管是前一項還是後一項太吃財力了,就是維持現在數量的旗人都耗費大量錢財,要是再像保成說的那樣擴大,大清的財力支不住啊!

旗務問題現在已經開始出現端倪,一方面是普通旗人家中人丁越旺越是生計困難,一方面是挑甲選兵必然要優中選優才能保持八旗勁旅的戰鬥力。想當然,除非天賦秉異,否則都是家裡夥食越好的越強壯,也越容易被挑上甲當兵吃糧。

但這樣無疑會讓那些貧困旗人越發貧困,家中被挑選上的兵丁少餉銀就少,吃的自然也差。更糟糕的是,和剛入關那會子不同,那時一個兵丁的餉銀也就養活兩三個人,現在太平了,大家夥兒放開肚子使勁生,往往是一個人的餉銀要養活十來口人,很多人甚至還得養著兄弟侄子侄女,生計之艱難可想而知。

而漢軍旗比起滿蒙旗人生計要更艱難幾分,一來本來挑甲比例就低一些,而且生的孩子更多,滋丁幾十年,人口已經是當初的幾十倍,那繁衍效率可比滿蒙加起來都高。倒不是滿八旗生孩子數量比不上人家,而是嬰孩的成活率就是沒有別人高。

現今八旗當中已經開始建議酌情考慮生計艱難人家,挑甲時對他們降低要求,但打了幾場仗深知兵員體質重要性的他一直沒有鬆口。

八旗勁旅理應優中選優,一旦開了口子用不了多久勁旅就變成養廢物的地方,但是旗人生計確實又是大問題,如果一直不解決皇室肯定要面臨背刺的情況。要是再擴大,養不活家人的旗人才不管主子不主子的,分分鐘反給他看,所以,提議是好的,就看能不能解決財務問題。

胤礽眼眸閃動:“所以需要兩者相結合,一面溯源根本,一面要讓更多漢人有機會成為漢八旗,並且提升漢八旗待遇,與滿洲八旗一致。”

接著,他眸光閃爍,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他已經有了答案。擴大漢八旗的想法他一直都有,但和康熙一樣一直受限於財力,天下財富是有限的,總不能都用來養八旗。不過看了兩本網文後以及在系統空間學習理論的知識,他的觀點有了改變。

“阿瑪,財富從來都不是一層不變的,財富是我們人類用雙手用大腦創造出來的,吸收了先輩智慧的我們勢必創造出比以前更多的財富,所以,大清才能夠藉此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說著說著,胤礽越發激動起來,“兒臣發現想要更多的財富可以從匠作上下手,哪怕只開發出一個學科出來,供養更多的旗人也不在話下。”

胤礽的聰慧是受到康熙等人蓋章肯定的,所以透過那兩本小說中的一鱗只爪的描述看出來匠作一道的巨大潛力和財富,又在學習黃色火藥的理論知識時拓展了眼界,讓他能夠看得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