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23 章 康熙大放送2

第 223 章 康熙大放送2

223、康熙大放送2

康熙的心思很難猜, 比如,明明接下來他想增設理科科舉考試,然後順理成章的把弘晉推到大學士的位置上去, 偏偏他不直接來。而是對六部發起了難, 首當其沖的就是戶部和兵部,誰讓他們兩個部和數學的關系最為密切。

老爺子的思路是, 他自己提出增設理科科舉考試必然會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對,必須先下手為強,逼得戶部和兵部只能站在自己這一邊以示忠心。

有了戶部支援,工部也得跟上,畢竟工部能來錢的渠道基本被內務府給奪了過去,一年到頭, 那麼多人全指著戶部撥銀子幹活呢。

六部當中,戶部、兵部、工部三部支援, 從來不多事的刑部不反對, 就只剩下了吏部和禮部。

禮部不用說,肯定是死硬派,但他們的話本來就是可聽可不聽的,他可不像前朝皇帝能被禮部給轄制住。禮,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 禮的核心是誠, 沒有誠的禮再完善也不過是虛禮, 糊弄糊弄外人就行,可糊弄不住他。

吏部比較難搞, 增設理科科舉考試肯定會面臨如何理科進士安置到什麼崗位的問題,承平多年,已經有冗官跡象。吏部必然會和禮部聯合起來表示反對, 由禮部沖鋒陷陣,吏部在後不徐不疾闡述原因。

一旦吏部反對得過於強硬得話,刑部極有可能又會往吏部倒一倒,縣官不如現管,他是皇上不假,但是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吏部在他們升遷上卡上那麼一下可能都不會被外人發現。特別京察,全靠吏部來評判是升是降還是革職回家。

所以,不等戶部和兵部反應過來,他又沖著吏部開炮。

“可怕,尤其可怕,那賬冊子到底是故意算錯的,還是被人糊弄至此,吏部,官員就任之前的培訓你們就放任問題不管,是何居心?”

康熙找起茬來完全不講道理,讓人找不出頭緒來。

又不是人人都在戶部,也用不著精於計算,說白了,都靠底下吏員。哪個當官還自己扒拉算盤珠子不成,那樣未免也太沒有上官的牌面了。

只是好端端地,怎麼拿這個問題開涮了?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所有朝代都存在的問題,既然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那麼也就不是問題了。

吏部尚書猛然被噴,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反而是兵部尚書更餓聯想到方才把太子一派的李鍇一下子提到總管內大臣一職上,立刻猜到了康熙的心思,皇上肯定是又要把太子一派某人給提拔上來了。

如此想著,餘光不禁往另一列瞟去,到底是誰呢?

隨即收回視線,能讓皇上大動幹戈找吏部茬的,定然說明此人不在吏部篩選的人內,否則真要指責吏部不會說了半天都沒有一個真例項子。

吏部尚書也不傻,等康熙罵完也反應了過來,知道皇上只是借機要把某個人提到高位,忙請罪道:“臣罪該萬死,竟然讓賢能之人遺留在野,還請皇上下詔請賢人入朝為官。”

沒有經過科舉和皇上批準的人他們吏部想當然沒有資格提拔,吏部是百官之首不假,卻也只能在官員中或提或貶。從古至今,當官的途徑就兩種,透過科舉考試成為天子門生按規授官,或者皇上直接提拔為官。哪怕八旗內部可以推舉那也是要經過皇上攬閱批準後才能授官。

“倒也不是別人,朕的孫子弘晉於數學上頗有幾分朕的傳承,其數學水平乃國子監算學博士數倍,如此人才你們不知道舉薦還需朕提起嗎?”見吏部尚書上道,康熙頗為滿意道。

原來是弘晉阿哥,原本,一個沒啥存在感的皇孫,不過最近因為理科大學而走入大家的眼,這才能讓人第一時間把人對上號,否則八九十個皇孫大家很難立刻想起來是誰。

不過皇上也是蔫壞,不明著說太子次子,偏偏說是皇孫,讓他們從那麼多皇孫裡去找。

“早就聽聞弘晉阿哥的算學水平甚高,只是……只是弘晉阿哥的年齡……”吏部尚書頭大,皇上要提拔太子一派他也能看出來,但哪怕像之前的李鍇都容易讓人接受,弘晉阿哥才多大,15歲的半大孩子再抬舉也就上朝聽聽政而已。要知道,其他皇阿哥15歲可都還在昏天黑地讀書呢。

看來太子一派是真的沒人可以提拔了,以至於皇上連一個15歲的孩子都不管不顧提拔了起來。

哎,怎麼太子偏偏今天沒有上朝,否則也用不著自己想法子推脫,太子第一時間就會推脫了。對於15歲的弘晉阿哥言,這種提拔可不見得是好事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