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和胤禛對話
227、和胤禛對話
啊?
十四一愣, 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三哥的問話。
“你倒是快點說。”自從胤禎拿出石印的書畫後,胤祉的眼睛就粘在上面拔不下來了,壓根沒有察覺到老四和十四之間的不對付。
一面仔細翻閱檢視著書畫冊子, 一面催促。
他正在編撰的圖書規模浩大, 縱然初版是手寫的,想要刻印也是大工程一件, 不知光是刻版就要多久,耗費多少錢財人力。
如果石印都能達到手上這本書畫冊子的效果,那麼改成石印無疑能夠儉省不少,也能讓更多人早早看到成書。
“既然老三著急,你就趕緊和他說清楚吧!”胤礽含笑說道。
胤祉忙不疊把十四拽了出去:“我們去翰林院慢慢說,讓我的老師也一塊聽聽。”
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石印, 趕緊告訴老師陳夢雷,裝不下其他東西, 不由分說將十四給拉走了。
“這個十四, 多大的人還不沉穩。”人離開後,胤禛對胤礽笑道,“我替他給弘晉侄兒賠個不是。”
胤礽沒有客氣,反而問胤禛:“你可知我為什麼如此護著弘晉?”
胤禛一愣,說道:“父母愛子乃天性。”
不過在他心裡也覺得太子何止是護子, 簡直寵愛過了頭, 十四捲走弘晉印刷室內第一批印品不算大事, 也有不值多少錢。多半的意思還是套金湖,又專門跑來賠禮, 按理,太子應該順著臺階下了。
可偏偏太子意思自己出頭,讓十四不太好過, 未免有些溺愛了。
“你說的對t,也不太對。”胤礽搖頭,“我豈是那等不分青紅皂白寵溺孩子之人?”
胤禛定定看著胤礽,心中腹誹:你就是。
“我護著弘晉並非因為他是兒子,而是因為理科大學。”胤礽說道,正好胤禛主動前來,倒不用他專門過去找人,如果說臨死之前他還有什麼沒有完成的事,就要屬給下一個新帝示警。
警示未來的新帝強敵在外,更要警示他,日後大清會遇到千年未有之大變。不是他們學習差,而是突然從文綜卷子換成了理綜。
“不知四弟如何看待西洋人?”胤礽沒有繼續之前的話題往下說,而是跳轉到西洋人身上來破局。
胤禛垂頭想了一會兒:“如果臣弟只是說他們擅長繪畫、天文,就太過淺薄,我覺得他們也是一群有大智慧的人,只是對宗教太過狂熱了,終究是個隱患。”
大清並不排斥外國人,甚至可以讓他們進入朝廷當官,但是接觸之後明顯覺得格格不入。
那些西洋人對他們的上帝過於虔誠,這種虔誠甚至在對皇上的忠心之上,這就讓人很難放下心來。既不能忠於大清這個國家,又不能死忠於皇上,如何讓人大膽使用,託以重任?
“隱患?”胤礽嘴角勾了勾,“說得好。”
“你說得對,他們亦是一群有大智慧之人,甚至比起儒家,思維模式更傾向於法家,在某些方面又酷似墨家。”氤氳茶香四溢,胤礽的心頭卻是沉甸甸的。
本來他想借助系統平臺得到蘑菇蛋來保障大清數百年安穩,世事弄人,只能提點老四讓他警惕防範。
“太子這樣說就過譽了,聽說他們全民信教,不過是一群神棍。”胤禛雖然認可西洋人是一群有大智慧的人,卻不願意把他們當成一代大家,不論法家還是墨家,他覺得都高抬了對方。在他心裡,頂天了,也就和藏區的情況差不多。
胤礽搖頭,過譽不過譽只有時間能夠證明,被人打到家裡是不爭的事實,沒必要再呈嘴皮子上的功夫。
“可怕就可怕在這裡,他們幾乎人人遵守信奉宗教之法。”胤礽又轉而問道,“你也讀過聖經,不知道可還記得創世紀中的一段話。”
胤禛洗耳恭聽。
胤礽背不下來,轉頭讓人找來了聖經,就在前幾頁找到了:“就是這一段,神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摘自聖經]
胤禛似有所悟,想了半天,終究猶如隔靴搔癢。
“還請二哥賜教。”
聖經他只粗粗讀過,並不喜愛,相比較起來,他更喜歡中國的神話。
“這就是他們遵守的法理之書。”胤礽合上書,說道。
胤禛的大腦轟隆一聲,明白過來,愣愣看著胤礽許久,才拱手:“臣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