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27 章 和胤禛對話

法理,好一個法理。

胤禛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段文字可以用法理來理解,何其可怖,深深吸了一口氣,胤禛幾乎壓制不住心裡的憤怒:“他們什麼意思?”

胤礽知道老四是真的明白了,卻又不敢說出來,就替他說了出來。

“天意,君權神授。我們的神只授予我們統治中華大地的權力,而他們的神,授予他們統治世界萬物的權力,每一寸土地,每一種生靈,天上、地上、水裡都是如此。所以,在他們心裡,沒有一場不義之戰。”

胤礽冷笑,繼續說道:“四弟,感受到了嗎?”

“刀劍隱藏在仁慈之下。”胤禛沉默良久,嘆息一聲,說。

“現在他們遠在萬裡之外,可是他們的火炮、火槍已經比我們先進,沙俄,僅僅是他們的二流國家,可是看看有沙俄支援的準噶爾。”胤礽一拳砸在桌案上,“漢唐故地必須收回來,不然……”

他止住了話頭,沒有繼續往下說。

胤禛不是他兒子,能夠由著自己灌輸太多思想,對於一個成熟的政客,能夠讓他心裡有所警惕,有所重視已經很不錯了。說太多,反而不妥。

“四弟,想必你也知道戴梓在理科大學研究新火器,也能猜出理科大學的作用了,那裡或許不會培養出寫出錦繡文章的才子,但是能夠培養出一個又一個戴梓出來。”想到老四確實不善武藝,他就開始為日後的大清擔憂,人往往都會在自己擅長的一面精耕細作,忽略掉不擅長的一面。

老四精於內政,就怕外仗稀爛啊!

“四弟,時代要變了,以前打仗看弓馬,以後,可能去看火器了,只有我大清的火器永遠優於西洋,才能利於不敗之地。聽聞西洋就有皇家學院專門研發各種先進的火器,我大清不能落後。”

胤禛聞言,忙說:“臣弟以前就有一個想法,一直不敢提出來,倒是和二哥的想法不謀而合。”

胤礽一愣,問:“什麼想法?”

“先進的火器離不開手藝精益求精的匠人,然,現今匠人受制於身份,多半貧苦。臣弟私以為,該取消匠人的賤籍,一概和民人相同,恢複他們良人的身份。”胤禛是個講究實實在在的人,工匠於國家的重要性看得十分透徹,既然要讓人出奶,就得給喂草。

就和大清既然讓八旗將士出生入死,不但把銀子給他們發足了,還給予榮譽、特權甚至子女前程。如此,才能獲得忠心。

洗腦或許一時管用,但管不了一世。

節義或許能讓一個人一輩子甘於貧窮,甘於奉獻,卻不能讓他的子孫後代繼續效仿先輩。

前朝滅亡之因還在眼前,胤禛無時無刻牢記在心,君王寡恩,為國效力者、為國死忠的人得不到該有的恩賞,即便有著一代又一代的錚錚鐵骨的讀書人和銳意進取的武夫,也難以長久持續下去,最終,把好好的讀書人和勇士都逼成了小人,大廈坍塌。

“嗯?”胤礽倒是忽視了匠人籍的問題,點頭說道,“你想得極為妥當,不如你我一起諫言請皇阿瑪取消工匠賤籍?”

“是。”

胤禛應答簡短有力,只聽太子繼續說:“不過火器開發到一定程度已經不是匠人單純能夠掌控的了,需要科學。”

見胤禛沒有理解,胤礽解釋道:“比如說火炮,像弘晉那樣系統學習的過人就能根據火炮的效能計算出火炮身管發射多少炮彈會炸膛或者開裂,火炮的角度和射程,不同炮彈的爆炸烈度等等。”

胤禛不以為然:“這些多試驗就會有結果。”

他還是覺得大張旗鼓開辦理科大學培養一群計算火炮射程實在浪費,養那些人的銀錢能夠造成多少火炮和炮彈。而且,那些人只學些數學,出來也百無一用,頂多當個賬房,可哪裡要得了那麼多賬房,只怕以後會造成算學人才堆冗。

胤礽被噎得不輕,他就知道和文科生解釋不清楚,但是身為半個理科生的他也給胤禛解釋不清楚。

“哪裡會一樣,要是開發出一種格外強大的武器,甚至一顆足以毀滅一個城市的武器,你又要怎麼試驗?”

胤禛愕然,半晌:“二哥多慮了,怎麼可能有武器能夠一顆毀滅一座城市。”

說著,使勁看了幾眼胤礽,誠心誠意勸道:“二哥總是悶在屋裡,不如趁著秋日涼爽出門走動走動。”

顯然,他認為太子有此奇想概是因為天天不出門憋出來的毛病。

“我……”胤礽如何聽不出來老四話裡的意思,差點一口氣沒提起來,好半天,緩過勁來,“我就喜歡在屋裡待著,不想出門。”

沒幾天可活的了,還出去幹什麼?

剩下的時間他只想呆在熟悉的地方,哪裡也不去,不留下任何遺憾。

可是,身邊無比熟悉的一景一物卻好似怎麼都看不夠,讓他難以割捨。

胤禛不知道胤礽的想法,聞言點頭:“也是,只是二哥,臣弟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說?”

最後,他才提起了自己進宮的主要目的,為了太子獨居乾清宮一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