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結束,胤禩輕輕鬆了一口氣,他現在已然被皇阿瑪厭惡,也無心政務,能保住貝勒爵位至少能保證沒人敢欺辱自己的妻兒。
正準備回家,有人過來傳話說太子有請。
“二哥,對不住,海善他……”面對胤礽,胤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不必再說了,我有其他事同你說。”胤礽當然不會勉強老八無條件站在自己這邊,不現實,海善對老八的忠心有目共睹,如果對方不管海善生死反而讓人齒寒。
一個甘願放棄仕途,放低身段也要救出自己人的老八才更讓人放心。
人,還是得有底線。
“我叫你來是要和你說兩件事。”對上胤禩吃驚的神情,胤礽開門見山,“頭一件是宗學改革,我覺得你最合適,宗學改革好不好影響到我愛新覺羅能延綿多少代,不可因為人情而放鬆,這個你理解吧!”
胤禩點頭,他優柔寡斷不假,眼光還是有的。
宗學繼續現狀的話,愛新覺羅子孫只能變成一幫廢物。
“可是我……”但是如此要緊的事物怎麼可能交到自己手上?他遲疑地看向了胤礽,想從對方眼裡看看是不是戲耍之言。
改革宗學,不說在改革的過程中所能得到的權力,只要做好,幾乎可以確定自己會是下一屆的大宗令。宗令對宗室的權力僅在皇上之下。
“沒有可是,你先聽我說。”胤礽當然知道老八在想什麼,不過他不在乎,“宗學改革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官學,但要根據學生家境有所不同,盡可能平衡。”
胤禩點頭,他都明白。
民間不是沒有大才,只是他們沒有機會,甚至根本沒有成長起來的機會,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大宗學和官學的難度。做不到教育資源上的平衡,但要做到錄取上的平衡。
要一個普通旗民之家的孩子去和一個從小接受翰林教育的孩子去比,肯定不公平。至於普通民戶的孩子,他們本來就不在一條軌道上。
大清可以說錄用官員採取了雙軌制:一條八旗內部透過官學當兵晉升;一條是針對漢人的科舉取仕,除非想不開的旗人,等閑旗人鮮少有人去參加科舉,畢竟去參加了,根據規定也不能拿到前三甲。
“這件事你能辦好嗎?”胤礽緊盯著胤禩的眼睛。
“我能。”胤禩也是有野心的人,改革宗學和官學又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如何不心動,當即朗聲應道。
“好,我相信你,這件事我已經和阿瑪商量好了,交給你去辦。”胤礽頓了頓,接著說,“還有一件事算是咱們t的家務事,大哥家的兩個侄女尚未出嫁,我想讓她們每日出來和毓夏一起去理科大學上學。”
他的心是好的,也心疼侄女們,卻也擔心老大面子掛不住,覺得閨女是給自己女兒來當伴讀的。
“你也知道大哥向來小心眼,毓夏想她兩個堂姐了,你去勸勸大哥,女學中也有四弟和七弟家的侄女兒。咱們家的女孩兒出嫁前聚在一起學習玩耍我覺得很不錯。”
胤礽心裡想著自己的目的,就是營造一股皇室郡主、公主出入自由,照片流露出去十分正常的形象。
“還有弘昱,也不小了,我尋思著等到來年也讓他參加理科大學的考試,咱們皇室子孫,也不必非學六經要詣,學學理科7也不錯,而且理科大學中也不是不學四書五經,只是側重不同罷了。”
如果說將改革宗學和官學交給自己去做,尚且可以說是太子識大體,讓大哥家的兩個侄女出來讀書絕對能說一句大度。
那可是請殺太子二哥的大哥,他就這麼放過了?
不過他不敢問,甚至不敢多思,立刻說道:“我會勸大哥的,這兩年他關在家裡,也不像以往那樣急躁了。”
說著,不太好意思的摸了下鼻子。
大哥不急躁,怎麼可能,可是他必須睜著眼睛說大哥的好話,讓對方在太子二哥心中的印象好一些。畢竟那可是他大哥,待自己真心的大哥,雖然,大哥的真心,是真心的坑苦了自己。
但是真心不做假。
還有惠母妃從小待自己就好,如同親子,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