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編纂一本帶有注音的字典必將名垂千古,康熙自然要把大頭功勞給最寶貝兒子。而且,在他看來,老九雖然有苦勞,但胤礽是提出者,主要功勞還是太子的。
一件事,首先得有想法才行,這個想法就是一串數字前的1。
胤禟聞言,倒是沒有多想,雖然太子當初答應過讓他當總纂官,但是當個副的也不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叫他天天和那群翰林磨嘰,他還不耐煩呢。
胤礽卻站了出來:“容兒臣一言,拼音我只是提出些微意見,主要功勞還在九弟身上,懇請皇阿瑪讓九弟擔任字典總纂官一職。”
不止是康熙,朝上其他人都愣住了。
很明顯,字典總纂官是一個沒差,到時候字典上第一個名字就是太子的名諱。就連在編書的胤祉都羨慕不已,要知道,他參與編的書雖然更為龐大,但可不像字典一樣將會是每一個學子人手一份的書。
這麼一個大大地美差,太子竟然毫不猶豫就推了出去?
太子是瘋了!
海善想著,不過瘋了才好,和瘋子搶皇位肯定比和之前那樣精明的太子搶皇位要容易。
只有弘皙明白自己阿瑪的苦心,他們家,自己一人佔著苦勞就夠了,太多則顯得過貪。只是為了自己,阿瑪竟然能瞭如此名垂千古的事推出去,他的鼻頭一酸,收回了到眼眶的眼淚。
康熙不解地看向胤礽,太子被廢過一回,正需要這種大功勞洗刷被廢的汙點,怎麼就給推了出去。隨即,他看到了弘皙,明白過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保成是想把功勞留給弘皙啊!
想到保成也同自己一般珍愛家人,康熙越發覺得兒子像自己,清了清嗓子,說道:“既然太子力拒總纂官一職,未免影響你們兄弟的情分,此事便作罷。”
胤禟臉上不禁露出大喜之色。
副纂官他也不覺得自己委屈,但是能當總纂官他更高興,至於和翰林溝通不來,不怕,自家府裡不是還有兩個老師嗎?
讓他們去溝通!
而且想必老師們也很願意加入這項能夠光宗耀祖、向子子孫孫講述的大工程中,要是他們和三哥的老師陳夢雷那樣因為編書幾乎日日住在翰林院,自己也能輕省一些。
一想到以後自己也能天天想睡到什麼時辰就睡到什麼時辰,胤禟就忍不住想笑。
事實上,他確實笑了,笑得極為燦爛。
好在康熙等人只當老九得了這個差事高興傻了,若是知道原來他還存著再不學習的心思,恐怕能往他府裡一連塞上十個翰林先生。
“另外,弘皙也精通拼音,和你九叔一起去編纂字典。你雖然為理親王,爵位在你九叔之上,但我們皇家不止講究爵位尊卑,也有長幼秩序,命你為字典副纂官,你可服氣?”
疼愛兒子的康熙想當然不會等到好大兒開口才給弘皙恩典,直接任命道。
弘皙愣了愣,有些心動,如果能夠不離京當然更好,畢竟他阿瑪的太子冊封大典也沒幾日了。可是抬眼像胤礽望去,便見阿瑪沖自己搖了兩下頭。
遂一咬牙,上前一步。
“大清的爵位無一不是有大功才能得,孫兒身為理親王,卻愧對這一爵位,但長者賜不敢辭,是以,孫兒願前往江南親自推廣拼音。”
弘皙的話又像一顆炸彈似的把朝堂炸得不輕。
眾人不由狐疑地看向了胤礽父子,他們今天是怎麼了,老子推掉大好機會,兒子也跟著學。就是溫良恭儉讓也沒這個讓法,儒家講究謙讓,卻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
無疑,編纂字典就是以天下為擔當的一種表現方式。
饒是自詡猜透太子心思的康熙也被弄得不會了,詫異地向胤礽望去,用眼神問他今天唱得哪出戲。
“皇阿瑪,弘皙有如此志願實乃我大清之福,肯定皇阿瑪允許。”胤礽躬身請求道,不管多麼艱難,必須讓弘皙暫時離開這塊是非之地。
“胡鬧!”康熙也氣了,“你也是當阿瑪的人,怎麼做對孩子好都不知道了?我可沒教過你故意讓孩子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