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許威之的面容慈祥,又是所有庶吉士中年歲最大者,看起來比之其他人又多了一份年歲加成的穩重感。因此,許威之的人緣在翰林院一眾人之間一直都很不錯。
他就如老好人一樣,對所有人都是溫和友好。再加上此人年長的閱歷、生活的經歷、豐厚的家底,翰林院的庶吉士們都願意與之交談。
許威之也就是趁這些平日閑聊的機會,拉近了與其他人的距離,迅速混出了自己的小圈子,而這圈子又以他為尊。因著人數優勢,佔據的庶吉士之間的話語權,流言蜚語,多也是從他這個圈子裡傳出來。
這陣子以來,徐令孺雖依舊風度翩翩,卻愈發不好接近。而俞脩樾只與聞瑎交好,即使他並不排斥他人,卻因為本身的面容氣質讓多數庶吉士望而卻步。
至於聞瑎,她得罪徐令孺的訊息不知從何處傳了出來,眾人對她的熱情比以往淡了很多。
聞瑎對這些漠不關心只是埋頭做事,偶爾有幾個人主動向其示好,卻全都被聞瑎婉拒。這樣下來,除了俞脩樾之外,其餘人便再無親近之色。
權力和地位上的差異,令剛入仕途的翰林庶吉士們彼此不再平等相處。即便是現在這種情況下,翰林院內部還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平衡關系,沒有出現誰想取而代之或排擠某人的情形。
慾望和利益爭奪往往是強烈而又殘酷的,雖然沒有什麼大是大非,但是隻要你想做一些事情,便會有人趨於利益站出來支援你。
即便徐令孺並非這傳聞的源頭,但他知曉這一切卻依舊默不作聲,只是冷眼看著這一切。徐令孺對所有事都是淡淡的態度,他只是偶爾會看一眼聞瑎,片刻後便收回視線。
又不知哪裡來的風言風語。
時人皆傳,一美貌女子半年前以色侍聞瑎,求聞瑎幫她與夫君和離,救其脫離苦海。結果,聞瑎卻在嘗到甜頭之後翻臉不認。
聞瑎本就風姿綽約,再加上天生一副好皮囊,除卻女子之外,竟然也有不少男子暗地裡向他求歡。
可惜這人清心寡慾,不近女色,不戀男色。因此這流言一出,雖未辯真假,且那女子的姓名被人隱去,但關乎聞瑎流言卻幾乎是一夜之間傳遍衙署。
不過,這種事,聞瑎卻全然未曾放在心上。
若是旁人或許會對這種處境心驚膽寒,但對於聞瑎,這些卻全都是可以忽略不計。別人怎麼想她,怎麼看她,這些無趣之事,聞瑎甚至分不出一絲心思去想。
她此刻雖然已經經歷了從一介平民布衣成為殿試鼎甲,可心底裡卻依舊沒有往上爬的渴望,依舊只想安居一隅,做一個閑散縣令,或許清貧但卻也清廉。
她沒想什麼雄心抱負,也未曾幻想登閣拜相。除卻穿越的經歷,她本就是一個普通人。
現如今只有兩件事壓在心裡,一是她爹在清赤府是否受冤而死,二則大姑如今身在何處。
前者她現在還是無能為力,清赤府遠在京畿千裡,除非她能接近這個地方,否則根本無法一探究竟。而後者,卻實在是有心無力,不知從何下手了。
在京城這個地界,個個都是人精,莫說清赤府。若非必要,她甚至不會談論任何與自身相關之事,以免言辭不慎,落得馬腳。
時間往前回溯月餘。
袁瞻上次與聞瑎偶然之下達成了“救命之恩”的成就,與聞瑎的關系拉近很多。
袁若月似是若非的提示之語一直被聞瑎壓在心底。她不知袁瞻目的,不敢與之深交,但又知其右腿骨折,不得不前去探望。
每旬休沐,她總會花上時間前去袁府,直至十一月初袁瞻的雙腿徹底康複。一來二去,兩人總歸是熟稔起來。
若沒出什麼岔子,袁瞻上書皇帝將聞瑎考核之後調任大理寺的文書,此刻應該已呈禦案之上。
可惜,施精濂插手了。
徐、俞、聞三人的教習施精濂,是校考的主考官,也是掌握著考核結果最大話語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