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失蹤 “涇陽君無子,願認貴人為太子,……

宮門已經落鑰,太子秦子楚仍未歸來,出去尋找的侍從面色倉惶地回返,徑直回了主殿。

宮內無人做主,總歸不妥。

不知是誰提了一嘴,侍中們再次求見各個公子,請他們共同主事。

這一回,除了裝病的公子蒼,裝傻的公子威,以及最小的三個未成年的公子,其他公子遲疑許久,聚在一起商討了一番,最終答應了這個提議。

即便是共同掌事,為了避免混亂,也應當分出主次。

因為謹記長幼有序的儀禮,排行靠後的公子們紛紛表態,要以兄長們為先。

大公子與三公子被治罪,二公子早早夭亡,按照排行,在諸位公子中齒序最大的,便是四公子。

四公子單名清,因治城有功,被封為涇陽君。

先王嬴稷之弟也曾被封為涇陽君,因為他沒有子嗣,鬱郁而終,涇陽這塊封地便落到了公子清的頭上。

公子清為人寬和,當眾位兄弟以他為首時,他謙虛地推卻了幾句。

因著兄弟們盛情難卻,公子清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提議,將處理政務的廳堂轉移到了自己的居所。

第二天,眾位公子來到主殿,意欲探望“生病”的君父與嫡母。

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二人“生病”的真相,無一例外被寺人們攔在殿外。

等回到自己的宮殿,眾位公子反複琢磨,逐漸意識到了不對勁。

無人敢再去主殿一探究竟。他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處,看似在商議政務,實則在進行更隱秘的交談。

他們耐心等著,一邊共同處理政務,一邊等著秦王與夫人蘇醒,等著太子回宮。

又是三天過去,秦王夫婦仍然沒有蘇醒,太子也沒有回宮。

沉寂了幾天的人心,逐漸開始浮躁。

第七天,不知是誰流出傳言,說秦王被人暗害,而這暗害秦王的人,正是不見蹤影的太子。

“胡言亂語。”李侍中抓住兩個嚼舌根的宮人,拖下去用刑,“太子如今生死未知,豈容爾等亂誣?”

處置了一批宮人,無人再敢在宮內傳播不實之言。

李侍中暗中尋找流言的傳播者,卻只抓到幾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

這背後之人,確實藏得極好。

李侍中目光微冷,回返主殿。

途經宣院,他發現秦王孫政站在院中,一個侍從打扮的人正站在王孫政的面前,一臉恭敬地說著什麼。

不等李侍中移開目光,王孫政便已沉了臉,抽出腰間佩劍,橫在那人頸上。

……

“涇陽君無子,願認貴人為太子,共創大秦盛業。”

來者乃是涇陽君院中的侍從,在這風雨飄搖的前夜,帶著涇陽君的命令,前來接觸年幼早慧的王孫政。

他認定此行十拿九穩——畢竟王孫政年僅九歲,在宮裡沒有任何依靠,能為他遮風擋雨的幾個人,要麼死了,要麼病了,要麼不知所蹤。

在這種情況下,王孫政除了答應涇陽君的提議,依附於他,還能有什麼選擇?

侍從表面恭敬,內心卻是以一種施捨的心態,憐憫地對待這個年幼的王孫。

卻未想到,素來冷峻沉著的王孫政竟現出陰鷙之色,一劍橫在他的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