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的時候,阿父食用甜點……也會露出這樣的神色嗎?
彷彿有些……奇怪。
小嬴政打散奇怪的念頭,卻見夏太後直勾勾地看著他。
“政兒……有心事嗎?”
夏太後放下玉匣,靠近了一些,
“是與子楚有關嗎?”
小嬴政想要否認,可不知為何,對著夏太後那關切的目光,他忽然生出幾分傾訴的慾望。
“阿父……他關心著我,關心著祖母,想要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堆到我們面前,可是——”
像是找不到精準描述的詞彙,小嬴政停頓了許久,才繼續說道,
“在他潛藏的意識當中,似乎從來沒有期待過別人的關心。”
不,比起期待。
用“置之腦後”,“無法聯想”,“難以相信”這幾個詞更準確一些。
他對親人們好,卻在潛意識裡認為親人們不會真正地在意他,認為捆綁他們的只是“責任”,對此深信不疑。
正是因為這樣,在看到養生湯的時候,他會輕描淡寫地說出“我會提前掃清一切障礙”這樣的話。
而宮變那一晚,秦子楚瞞著所有人在宮中藏了整整五日,明明有條件,卻沒想給他們報過平安,也是因為這點。
他潛意識裡並不覺得他們會在意他的生死……從未想過其他人也許會擔憂的情景,認為報平安這一行為根本“毫無必要”。
他甚至……也許並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政兒。”夏太後打亂他的遐思,神色整肅,“子楚他……或許只是不想讓自己深陷其中。”
“……?”小嬴政錯愕地抬眸。
“‘得到’與‘給予’不同。‘給予’依託於己,‘得到’卻是依託於人。”
是否給予,要不要給予,都在他的一念之間。
但能不能“得到”,卻由不得他。
從未“得到”的東西,就像火中之慄,讓人不敢觸碰。
怕燙傷自己,更怕忍著疼痛去抓握,卻又在下一秒失去。
小嬴政驀然一震,剎那領會了夏太後的暗喻。
七年前,他被阿父救出邯鄲的那段日子,何嘗不是如此。
非是不願,而是不安。
小嬴政與夏太後告了聲罪,匆匆離開東殿。
他回到宣室,沒有找到秦子楚,又在宮人的指引下來到華陽太後的住所。
趨步進入殿中,小嬴政看到他的阿父正抱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幼童,與華陽太後說著什麼。
匆促的腳步,頓時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