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荼和小奕分別道謝後,坐下問道:“宋先生呢?”
忠伯笑眯眯的:“哎呀,七娘,怎麼還這麼客氣?說多少遍了,叫宋先生也太見外了,叫逸之......”
正好穿了一身青衣的宋暻從書房出來,笑道:“七娘。”
白荼只好把包好的硯臺遞給去,順便跟上一句:“逸之,生辰禮,願你身體康泰,來日金榜題名。”
忠伯和宋暻訝異,然後接過禮物,都笑起來。
小奕默默翻了一個白眼,不就是個稱呼嗎,忠伯和宋先生翻來覆去強調了一個多月,終於使得孃親改口,話說逸之和什麼狗蛋、二柱有什麼不一樣嗎?
難不成他們以為孃親這麼稱呼宋先生,就表示孃親和宋先生關係好了?
就孃親那樣的人,他們真是想多了......
人到齊了,四人落座開始吃飯,宋暻雖然是讀書人,倒還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而忠伯,好不容易盼到宋暻和白荼私下相處,自然更是不會放過任何拉近彼此關係的機會。
宋暻有話題的時候他就聽,宋暻要是沒話題的時候,他就挺身而出,遞個話題融洽氣氛。
宋暻和白荼兩人說完客氣話,開始說起小奕的成績,宋暻笑著誇道:“小奕雖小,我平日教他的課文,卻不過一遍就可自己背誦,倒是聰穎非常,照這樣下去,我覺得小奕倒是可以早早的試試童生試。”
接下來宋暻開始和白荼聊小奕以後的學習規劃,什麼接下來小奕各階段應該要讀什麼書,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好提高,讀書的過程中將會遇到什麼常見的問題,又該如何化解,宋暻甚至大概擬定了小奕九歲可以去童生試看看,以及過了如何,不過如何,白荼這個家長該從哪些方面關心幫助孩子......
宋暻是老師,白荼是家長,老師在和家長說孩子的教育問題,白荼自然聽的認真,並且還就自己聽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慢慢討論起來。
在宋家的院子裡相對而坐,兩人一個說的溫和,一個聽的認真,一個溫潤,一個美貌,畫面無比和諧,忠伯滿意的不得了。
看看,這多像一家三口啊,父母在討論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在一邊乖乖吃飯。
多麼美滿的一家。
吃完飯,白荼要走,宋暻送白荼和小奕到門口,嘴角勾起好看的弧度,邊走邊笑著溫聲道:“七娘,你送的禮物我很喜歡,實不相瞞,我最近也在看硯臺,沒想到你這次就送了我一方,我真的很高興。不過,那硯臺並不便宜,你帶著小奕生活肯定諸多艱難,以後不要再這麼破費了,我不忍心看你為難。”
白荼:並不艱難......
宋暻看著白荼,一臉的苦惱,用極熟稔的語氣道:“你這個人啊,平日總是一副清冷端莊守禮的樣子,其實比誰都善解人意、古道熱腸。”
白荼:並沒有......
宋暻:“別不承認,今日上午可是又幫了前街的劉婆和中街的王嬸?你啊,讓我說你什麼好,你光想著別人,可有想過自己?這幾日是不是那賣魚的梁紀,撐船的小方,糧米鋪子的少東家邵景都來糾纏過你?咱們這一片都傳開了,想必你也知道,不是什麼好話。七娘,我不是外人,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不要自己委屈想著承擔,儘可以來找我說說,我雖然沒什麼本領,但好在還是個秀才,還有一些人脈關係......”
白荼:“逸之,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