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信

第36章 信

三皇子就在此時站出來替季鈴蘭說話, 他雖然音量不大,但也情真意切道:“長公主她本就不喜婚姻束縛, 更何況是去完全陌生、孤立無援的西且彌國。她從小在青國長大,不曾吃過半點苦頭,陛下怎捨得呢?還望陛下三思。”

他雖然還有些稚嫩,但能不隨大流,維護季鈴蘭就已經是很需要勇氣的了。

偏偏太子季石斛嗤笑出聲,同樣也往前一步高聲道:“正因為陛下對長公主呵護有加,那她不更應該回饋青國嗎?”

兩人還欲爭論, 皇帝卻站起身拂袖離開,“朕自有考量,三日後再談此事。”

等百官散盡, 剛才還熱鬧嘈雜的朝堂變得一片死寂。

靜安城外。

幾匹快馬馱著人來到了司家軍中, 其中信使下馬時還在喘氣,顯然一路趕來辛苦極了。

他掏出背上揹著的黃色卷軸,對圍著他計程車兵喝道:“還不速速請長公主殿下前來接旨!”

聖旨駕到,哪裡敢怠慢, 連忙有人跑著去請季鈴蘭。

皇帝給季鈴蘭下聖旨這種情況是第一次出現, 知曉此事的司妙真便也同季鈴蘭一起去接旨, 看看是發生了何事。

等人到了,信使站得筆挺, 其餘人見聖旨如見龍顏, 按照禮節跪下聽旨。信使開啟卷軸, 聲音洪亮, 吐字清晰地念了出來:“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

朕之胞妹,長公主殿下, 揚大耀之風于軍營,展皇家之威於疆場。今朕承太後慈愛之深恩,太後聖壽將至,四海同歡,舉國共賀。

太後聖德昭彰,育我等子女,其慈愛如日月經天,照臨朕心。值此良辰,朕念公主在外奔波已久,未得近太後膝下盡孝。朕心憂之,且太後亦時縈公主於夢魂,常念公主之機敏,盼公主歸宮相伴。

朕特下此旨,命長公主即刻回朝。公主回宮之後,當與朕及諸親眷同聚慈寧宮,為太後賀壽,共享天倫,使太後鳳顏大悅,享無盡之闔家歡情。

朕深知公主不捨軍民,然太後壽辰乃國之盛典、家之喜事,望公主權衡輕重,速回宮闈。朕亦令兵部提前做好準備,恭迎公主返京。皇兄之所念,皆為公主之榮歸,為太後之悅懷。

欽此。”

季鈴蘭越聽一顆心越沉,她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快就要被召回皇宮,她還以為會和司家軍以及司妙真待在一起的日子還長。

她與司妙真對視一眼,在對方眼中同樣看見了驚訝,明顯這突如其來的旨意也讓司妙真意外。

可既然是母後想念她,加上是皇兄親自頒布的聖旨,季鈴蘭又怎麼違抗旨意?

只能起身雙手接過聖旨道:“臣妹領旨。”

將聖旨妥善交給季鈴蘭後,信使等人並沒有 立刻離開,而是笑容帶著幾分討好意味道:“既然長公主殿下知曉了,那便收拾貼身細軟隨我等出發吧。”

“現在?”季鈴蘭握著聖旨的手一緊,要這麼急的嗎?她還以為會留給她幾日時間準備。

“是的,這都是聖上的意思,小的也只是按照旨意辦事罷了。”信使笑容燦爛,說話時也是彎著腰的。

就連一旁聽著的司妙真也站不住了,靠近幾步後皺眉道:“就憑你們幾人護送長公主回京?恐怕不妥,若是路上遭遇危險,你們擔得起嗎?還不如等過幾日我安排人送殿下回宮。”

其實要安排現在司妙真就能安排人,只是她不捨,所以才有了託詞。

哪知這信使油鹽不進,一拱手道:“不瞞大將軍,我帶來的幾人都是武林高手,各有神通。陛下也命沿途所經州府縣邑,悉心供奉,不得有絲毫懈怠,以保公主歸程安然。大將軍不必擔心。”

司妙真放在身後的手捏成拳,指關節都開始發白。雖說太後壽辰確實是一等一的大事,召回季鈴蘭也很合理,但司妙真始終還是感到不安,一種莫名的心慌。

就連身旁的季鈴蘭都看出她臉色不對勁,反而貼心勸慰道:“將軍不必掛心,我回去替母後祝壽,之後再回來找你,不需要太多時日便能歸來。”

看著季鈴蘭的笑顏,司妙真的心才平靜了許多,回之一笑,語氣極為認真,“那妙真便在此靜待歸期。”

“只是希望殿下歸來時,能夠告知妙真等待已久的答案。”司妙真自然沒忘記季鈴蘭之前所說的需要時間考慮,相反,始終記掛著。

季鈴蘭含笑點頭,隨後轉身帶著丫鬟回自己帳篷收拾了起來,她這次隨司妙真出來本就一切從簡,自然也沒什麼行李,很快就收拾好了。

“小羽,你去替我尋紙筆信封來。”季鈴蘭對貼身丫鬟道,丫鬟雖然不懂季鈴蘭想幹什麼,還是立刻去找。

丫鬟出去便撞上了白芷,告訴了對方長公主需要的東西,白芷面上冷冷的沒有任何表情,但很快還是吩咐人將東西替她們尋來了。

季鈴蘭拿著紙筆便在矮桌上書寫起來,她一手握筆,另一手捏住寬大袖擺,袖口稍稍滑落露出白皙纖細的手腕,字跡娟秀有力,見字如見人。

沒用多長時間,她便將這封贈與司妙真的信寫好了,放置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