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一些海外的華僑開始回來祭祖,今年的陣勢很大,連他們村都有三個受邀回來祭祖的僑胞。其中兩位一直與這邊沒斷聯系,父母沒了還有親兄弟子侄,另一個卻是多年沒露過面的。
“那是黃家另一房的,小名黃麻子,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有麻點。解放前就去了南洋,多少年都沒音信,可憐了他媳婦,守了一輩子活寡,無兒無女,把公婆伺候出去了她也走了,臨了都沒見上一面。”大伯母對要來的人顯然是知道的,不光她知道,還有村裡的老人都知道。
“既然沒死這些年都沒音信可不是什麼好鳥,別人也下南洋,哪個沒給家裡寄錢物?就學校教學的陳子強,他和他阿媽這些年都是靠著他阿爸從外面寄來的錢才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蓋了房,村裡第一輛腳踏車就是他家買的。人雖然沒回來錢物沒少,這才是不忘本!”
大伯母又說了另一家,還是村長的族親,“看看族長那一大家子的日子就知道沒少得好處。”
這些八卦安然倒是喜歡聽,也想看看那些華僑來後的熱鬧,今年由於上面的精神,各村都要舉辦歡迎儀式,拿出陣仗,拿出誠意,全力為華僑回來祭祖開綠燈。
連安然和在家看孩子的阿婆們都有了活計,女人們就是做粿,祭祀用的粿!讓那些遊子嘗到家鄉的粿,還要準備帶走的。這樣一來就需要準備很多粿,還有準備宴席,按村長的意思是要舉辦全村的宴席。
這陣仗夠大!絕對夠大!
“美鳳媽,電話!”婦女主任急火火跑來叫安然去接電話。
“誰來的?”
“是你家阿公!別急,那邊電話掛了,說是等一下就打來。”婦女主任讓有些急迫的安然慢一些。
安然一聽不由一笑,現在打個電話費用很高,尤其長途,人們不得不算計著怎麼節省,打兩次電話總比一等就是十幾分鐘劃算。
“美鳳阿媽,等下問問你阿爸清明能回來嗎?”剛到村委村長支書都問向安然。
“好,等下我問問。”安然猜一定是村裡想要林成榮回來幫著操辦宴席。
“成榮不知怎麼想的?孫女還在村上自己怎麼就去了那麼遠的地方?”村長輕聲道,像是在與安然說,又像是在與旁人說。
安然笑笑,老式黑色步話機響起來,安然拿起電話,那邊傳來林成榮的聲音“喂,哪位?”
“阿爸,是我,安然!”
“哦,安然啊,家裡還好吧?”
“我和美鳳都很好,你呢?還好吧?”
“好,我沒事,打電話就是想告訴你清明節我可能回去,祭祖和川峰的事就交給你了。”
“阿爸放心,我能辦好,彪子現在在賣魚丸,生意看似不錯。”
“好,那孩子你多看顧一些,今年清明飯店生意太多,我走了不適合。”林成榮歉疚地道。
“知道阿爸”安然想到村長剛才的問話還是提了一句“村長叔還想讓您操辦村裡的宴席呢!”
“什麼宴席?”
“是村裡幾位華僑回來祭祖,村裡想辦一個村宴歡迎他們,要不我讓村長叔跟您說。”安然將電話交給側耳偷聽的村長,村長接過電話與林成榮客套幾句說著村宴的事。
“成榮,真的回不來嗎?我還指望你把宴席辦得紅火呢!沒了你我這心裡沒底啊!”
“村長,我這裡實在是走不開,不然清明這麼大的日子也不會不回來祭祖。這樣吧,我給你介紹個人,就是鎮上的劉玉坤劉師傅,他要是能來比我更會做席,鹵鵝魚丸可以讓美鳳阿媽做,她的手藝不比我差——”
安然聽著兩人商議著村席的事,似乎聽到林成榮提到了她。果然村長將電話交還給她後那邊林成榮就說了要她幫著村裡鹵鵝的事,安然一口應下,在村裡生活就要盡量融入。
最後安然道:“阿爸,您放心好了,我什麼都能幹好,您好好保重身體。”
“好,你和美鳳也要保重,想過來就提前打個電話。”林成榮道。
“阿公!”
“誒!美鳳!”剩下的時間便是美鳳與她阿公說話——
放下電話後村長和安然又說了鹵鵝的事。
“鹵鵝的事交給我,魚丸可以給彪子,他現在就在賣魚丸,而且做的很好,抽空您可以去嘗嘗。”
村委幾人對兩人手藝必須進行考量,盡管有林成榮推薦,但這次村宴實在是很重要,村長發動了村裡所有能發動的人手準備這次史無前例的村宴,村裡一下子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