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安然與另外兩家一說這事就成了,人員還是那些人,畢竟有經驗。黃湛提出……
安然與另外兩家一說這事就成了, 人員還是那些人,畢竟有經驗。黃湛提出要帶一位朋友去,“他不作數,就是跟著咱們跑一次, 熟悉一下。”
既然不佔份額沒人反對, 人員定好細節要一起商量, 幾方一聚, 陳啟生這裡又多了一人,安然一看便知道是他是大舅哥, 安然沒客氣“黃湛那邊算一份,你們也算一份,表弟沒意見吧?”
“沒意見!”陳啟生當然有意見,不過不敢反對。這回安家三家減少了投入比例,相當於將部分利益讓了出來。
他們知道他們最多包一個車廂, 再多根本估計不過來。
不過黃湛沒多要, 只要五萬的份額,安然逼著陳啟生也是拿了五萬,“想多帶你們可以去其他車廂, 願意帶多少就帶多少。”
陳啟生就是沒那個膽子,只得應下,就連安家姑爺一樣,這次都是投資五萬。安然給北京那邊去了電話, 讓著手準備東西, 她們估計一月後再去一次。
這次找物資出力最多的卻是黃湛和他朋友王海波, 而且王海波提前就辦了護照, 做事幹淨利落有章法,安然知道這種人一定成大事。
安然也願意送他一個人情, 她讓黃湛和王海波辦完貨首批去首都與車站那邊接觸,解決物資安放等問題。
等安然他們一到兩人果然將什麼都安排好了,這次蘇聯之行可以說是踩著刀尖過來的,他們倒是沒遇到劫匪,卻是趕上廣場遊行,抗議政府腐敗抗議通貨膨脹物資匱乏,要求獨立的人佔據著整個廣場。
蘇聯的衰落導致各階級的矛盾不斷激化,政府機構只能幾乎陷入失控,他們親歷著一場動蕩,這次不用安然說,每個人回來都有劫後餘生的感覺。
賺到的錢卻是實打實的,有了錢不免有人開始飄,買房買車買商鋪,吃吃喝喝,嘴上便沒了把門的,來安家詢問甚至借錢的人越來越多,各家不勝其擾。
安然對安保國夫妻道:“爸媽,我先出去躲躲,要不他們讓我跟著去我是去還是不去?現在去太冒險,那邊在政變,說不定就不能回來。”安然一看自己真不能待了。
“行,你去吧,到哪兒了給家裡打個電話。”他們家已經申請安裝電話座機了,以後會更方便聯系。
安大伯有氣沒處撒,將自家的兩個姑爺叫來罵了一通,兩姑爺直喊冤。
“別跟我說冤枉你們,以前他們跑什麼事都沒有,現在你們看看?天天不是這個上門就是那個。”安大伯真是被氣到了,外面的人越傳越邪乎,甚至有人說他家的錢多的都得要車拉。
兩姑爺低頭不語,因為他們與家人說了,想著以後一家子去,他們雖然告訴家人別往外說,誰保證沒個嘴不嚴的?
兩姑娘也被罵了一通,“以後再有什麼好事別想讓家裡拉把你們!”
大伯孃這次也沒偏向女兒,“最近上門借錢的人很多了,都說咱們家有錢,想從咱們家貸款做買賣,還有要跟著出去的。咱們不是不想帶親戚朋友,是那邊太危險。你們問問你大哥,哪次沒遇到點事,也就他們命大沒出差。真帶上他們中途出了意外咱們把家賠進去怕都不夠啊!”
雖然安家人將事實情況說清但還是有人鋌而走險去了,安然辦了一個旅遊簽證去香港考察,她拿不定主意做什麼?只好出來看看。
九十年代亞洲風起雲湧,日本經濟進入衰退期,很快四小龍隨之崛起。就是年代香港經過陣痛後空前繁榮。安然坐在茶樓學著別人邊喝茶便看報紙。娛樂圈明星璀璨,吃飽了正好去看場演唱會。
香港茶餐廳和大排檔最為紅火,可能大多數人去高檔餐廳吃不起,而茶樓大排檔味道又能滿足大眾。安然試圖找上一世的陳宇霆,可很多人沒聽說過。這是安然早就意識到的現象,彷彿她就是回到同一時代,與她密切關聯過的人物只要不是影響到歷史的都與她再沒交集。
或許同一空間存在著不同位面,安然不想糾結什麼,她將香港有名的茶餐廳吃了一個遍,連大排檔都沒放過,最後將幾家老字號的酒樓也沒放過。吃了那麼多一點沒長胖,這是最值得欣慰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茶樓也在與時俱進,除了保留一些傳統茶點如叉燒包、燒麥、蛋撻、蝦餃、腐皮鮮豬卷、馬拉糕、糖沙翁等外,茶點已經豐富多彩了很多,流沙包、奶黃包、菠蘿包、鳳爪、金錢肚、荷葉雞、各種的燒臘、鹵味,腸粉、粥品,一家茶樓你不多來幾次根本嘗不完裡面的東西。
相較茶樓,大排檔更有煙火氣和人氣,一個小檔口老闆獨當一面,一口鍋一個人,鍋勺碰撞間火候把握的十分精準,味道十足,真是高手在民間!人氣十足的大檔口雖然幹活的人多,吃飯的人也多,往往大家都是拼桌吃,人多菜多,這番熱鬧無可取代。高檔酒樓則多了儀式感,環境高雅,酒菜高檔,真是不同環境不同感受。
安然給家裡掛了一個電話,那邊陳姝妹猶豫再三還是道“安安,你什麼時候回來?”
“怎麼?家裡有事嗎?”
“倒是沒啥大事,就是吧——”
“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