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章 此時咖啡豆已經全部炒制好,晾涼後便是研磨。依舊是手工,用木錘在石窩……

大學的宿舍很少,免費的更少,是為那些獲得獎學金的學生準備的,其餘的都收費。安然沒有住宿舍,而是選了大學附近的公寓,就是為了吃住方便,還有她自身的秘密不希望被人發現。

安然給自己買了一輛腳踏車,出行以後全靠它了。義大利或者西方很多大學不似國內大學,一個校園基本上能搞定一切,而且會有校 園,圍牆等。

博洛尼大學沒有校園,更沒圍牆,它就是一所敞開式的學校,而且各個專業分佈在不同區域,你想上不同專業就要往返不同區域。好在安然學的兩個學科都屬於一個專業,而且周圍的環境非常好,正片的樹林分佈在四周,就如人在大自然中生活。

安然喜歡早早起來鍛煉,一套拳法後便是沿著林間小路慢跑,這種呼吸著新鮮空氣,迎著朝陽的晨跑讓人身心非常愉悅。她一直很喜歡義大利這個美如詩畫的地方,它總能給你愉悅放鬆的心情,讓你置身夢幻,忘記所有煩惱。這裡有清澈的天空,最美的森林,清透的河水,能治癒一切的美食。

安然開心地笑著奔跑起來,彷彿找到瑰寶的孩子,揮手間將兩只小狐貍放出來,“以後你們自己玩吧!別忘了帶些好東西!”

兩只打量了一下週圍環境,朝著安然猛點頭,隨後跑的無影無蹤。

新課程開始,咖啡不如乳製品加工學,乳製品加工學已經有了多年的教學經驗,並有很多書籍做參考。而咖啡在他們沒設學科前只是實踐經驗,還有零散的書籍作參考。他們教案都是教授多年自己實踐摸索出來的結果,並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

基礎課便是熟悉認識世界各地的咖啡種植區域和分佈情況,還有咖啡種類等等,所以一切要從地理和植物學開始。這是每一位咖啡愛好者應該瞭解的,而且必須要熟知的。

對基礎知識安然學的很快,包括乳製品加工學科,以前不能說有多瞭解那些乳製品,但接觸的足夠多後,學起來反而很輕松。

有關咖啡的歷史和相關知識從瞭解到認識,到熟知後很快進入重要是咖啡果實處理的階段,除了種植採收,處理鮮果是製作咖啡的第一重要環節。

處理咖啡果實方法有日曬法、蜜處理法、水洗法和濕刨法。

日曬法就是將採摘來的咖啡果實放在地上,每天用耙子耙幾下,房咖啡豆均勻曬幹,水分一般控制在12,然後用脫殼機去除果肉果皮,最終得到咖啡生豆。缺點是瑕疵豆和異物容易混進去,而且豆子大小不一,賣相不好。

蜜處理法也叫半日曬法,經由蜜處理的咖啡豆更加甜美。這裡的蜜來自咖啡豆的果膠,咖啡豆去掉果肉,裡面豆子上的一層粘膜即是果膠。豆子帶著果膠進行日曬幹燥,果膠上的甜度會滲透進豆子,這個製作過程被稱為蜜處理。

咖啡豆上保留全部果膠進行長達14天以上的幹燥咖啡豆稱之為黑蜜,這種咖啡豆製作的咖啡酸甜度最明顯,帶有果汁味道,因增加了人工成本,價錢最高。

保留75的果膠,幹燥時間10——14天為紅蜜,咖啡味道均勻沒帶有提子味道。

保留60左右的果膠,放在太陽下日曬,幹燥一般需要一週時間,這種豆子稱之為黃蜜,咖啡帶有柑橘的味道。

只不過蜜處理方法現在時間點還沒出現,或者出現了卻不為人熟知。蜜處理方法真正出現在人前要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哥斯大黎加等中美洲,以後會非常流行罷了。

水處理是將果實浸在水槽裡,成熟的果實自然下沉,不熟的和一下雜物會浮在水面,由此進行篩選。篩選後的果實在去皮機去掉果皮,豆子上依舊保留果膠黏液。帶有果膠的咖啡豆在水槽內進行發酵,最終使得果膠粘膜脫離豆子,再進行水洗日曬。

大部分阿拉卡比豆都用這種方法處理,因為這種方法處理後的咖啡豆總體質量高,形狀整齊。

濕刨法也叫半水洗法,是印尼特有的處理方法。前期操作與水洗法差不多,關鍵是後面,它是在咖啡豆曬到水分還有35時就要去掉生豆的那層羊皮紙外殼,然後繼續曬到水分只剩下12,據分析是因為印尼的氣候太過濕潤,去掉羊皮紙殼的豆子更容易晾幹。

不管什麼原因,各地處理咖啡果實的方法都是因地制宜,不管用那種手段,過程中都離不開發酵,發酵在增加咖啡風味的同時也給人帶來無限遐想空間。就如教授所說的在盛放朗姆酒的酒桶裡發酵後咖啡味道會帶有朗姆酒的味道。只要你敢想,可以大膽去嘗試。

手搖的咖啡研磨機搖著不同種類的咖啡,咖啡的沖泡採用手工滴濾沖泡方法,雖然有些麻煩,卻很純淨優雅,層次感更強。

這一天安然他們每人都品嘗到了不同風味的咖啡。

“只要用心做,總有一份驚喜等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