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家人又聚一起吃了團圓飯,今年安永和已經不去廠子了,位置據說給了安家的一個侄子。安永和雖然沒說什麼,安然還是能感覺出他對自己的不滿意,不滿意不知道從何來?安然也不想去探究,後來從李紅梅那裡才知道安永和是覺得安然越來越冷情,建新廠子不用家裡人用外人。
“爸媽的意思是你一直沒給徐天祥機會,還有安家老家那些人。”
“大嫂,以後爸媽那裡你就多費心吧!”
“我明白,你忙你的吧!你誰都對得起,不喜歡看他們臉色就不看。”
“謝謝大嫂。”
“跟我客氣啥?要謝應該我們謝你才對。”
安然笑“那就不說了!等我蓋好新小區我就搬走,眼不見為淨。”
“嗯,聽你大哥說你要建帶電梯的,我也搬過去。不知道歡歡能考上那兒的大學?豆豆有沒有說想去哪兒?”
“她想出國,歡歡要不要去?如果想去抽空把雅思託福都考了。”
“我們沒打算讓她出去,豆豆去哪國?”
“她想去法國或英國。”
“回去我和她爸商量一下。”
商量的結果歡歡也要一起出去,姐妹倆首選美國,其次才是英國、法國。既然有了決定,兩人開始準備起來,找中介諮詢,考託福,填資料,申請學校,參加畢業考,高考又不想放棄——
總之她們忙,弄得安然和李紅梅也跟著忙起來,安然總算當了一回高考家長。期間還去首都開了一個表彰大會。
姑嫂兩個都不知道忙了什麼,總之在幾份錄取資料裡她們選擇了格倫畢業大學,收到通知李紅梅歡喜又難過,怎麼也不放心女兒,幹脆鼓動兒子過去讀研,只是說的有些晚,安逸自己總有決定,已經申請去英國讀研了。
“這孩子主意怎麼那麼大!你說說他要是說一聲就讓歡歡她們倆去英國啊!”
“哪兒都一樣,除了一個學校哪兒還不一樣?有空咱們多去看看就是。”安然只能這樣安慰。
安然和李紅梅親自送的兩個孩子過去,順便出國旅遊,到了外面李紅梅一個勁的傻笑,怪不得都想出國,外國就是比國內好。
“等過些年咱們國家比他們還要好。”改變需要時間。
姐妹倆租了一個公寓,安然幫著值置辦上了生活物品,又跟著熟悉了周圍環境她和李紅梅才回來。
現在沒孩子牽扯安然將工作一一分派下去後,剩下的時間便是跟著兩位師傅學做菜。只能說一 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飲食都與當地的環境氣候和習俗有關。就如起源於蘇稽鎮的蹺腳牛肉,那時人們喜歡吃蹺腳牛肉是因為附近有個有名的殺牛村,每逢大集必殺上百頭牛。
這些牛來源於附近鹽場淘汰下來的老牛、病牛,因牛肉量大,內髒便被當做廢物丟棄河道。有那聰明善於烹煮的撿回來洗幹淨,調料一煮,連湯帶肉賣給窮人。因味道好又便宜,深受窮人喜歡,這種煮牛雜湯的攤子由此興起。
只因吃東西的人習慣一腳踩地一腳踩桌腿橫條木上,這種吃食便有了蹺腳牛肉的叫法。蹺腳牛肉據說起源於清朝,現在很多地都有賣,據說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樣子。
安然在街邊攤上吃過,給她的第一印象是湯非常好喝,經白師傅解說那湯一般用牛骨、牛雜和牛肉熬製的,熬製新湯時要加老骨老湯,還要放調料包和菜料包。
最初的湯不知道裡面放了什麼,發展都現在湯就衍生出了清湯、白湯喝菌湯、紅湯。就如火鍋,鍋底已經千變萬化了,最初可能就是一鍋清水。
為了感受一下在發源地吃翹腳牛酒肉的感覺,安然帶著小玲親自去樂山的蘇稽鎮一趟,就為這一口蹺腳牛肉。
沒想到整條街都是賣蹺腳牛肉的,兩人打聽了一下誰家的好吃,當地人會說話,各家有個家的味道,哪個都好吃!
好吧,就當白問了。撿了一家幹淨人多的,尤其當地人多的店面。老闆娘問吃碗碗牛肉還是湯鍋?
碗碗就是將做好的牛肉盛裝土碗裡。湯鍋則是將食材湯都裝在湯鍋。
安然要了湯鍋,點了牛肉片、牛肚片、牛百葉、牛腸等。湯鍋用芹菜段和燙熟的包菜墊底,將他們點的東西在熱湯裡燙至斷生或燙熱裝鍋裡,最後舀上滾燙的湯,一小撮香菜一個味碟上桌。
安然看別人都要了一小籠粉蒸肉,她也要了一籠,老闆娘看她們是外地來了介紹說她家的特色菜也很好吃。安然便讓她看著上幾樣。
一盤火爆牛肝、一盤火爆牛脆腸、一盤鮮燒牛肉,一小碟幹拌牛肉,一小碟幹拌蹄筋。看他們兩人上的量都不大,說是與另一份分了一份。
好體貼的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