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在火雨沙漠裡仰臥。
“沒有從小培養的孩子就是求生欲低下。”灰鯨放開那個工牌,“你該下第七層地獄,孩子。”
他搖搖頭,開啟他的抽屜,發現一篇遺書。
開啟一看,竟是學術論文格式的。
《本人自殺行為問題研究》
摘要: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有低齡化的趨勢。……本文將就自殺的原因、自殺的心理特徵展開淺析。
關鍵詞:青少年自殺率;上升趨勢;見字如晤
……
我曾在少年時期始終保有自殺意念,並且在高中時期有過自殺企圖。除去我是那種具有生物學抑鬱氣質的孩子之外,還與我家庭與學校遭遇密切相關。父母在一個高度壓力社會的情況下將異化的精神狀態向下傳遞,使得作為子女的我將嚴厲的苛刻要求內化,進行“高道德標準”的超我,從而極度厭世。
在學校裡時,社會的風氣仍然透過成人影響著每一個兒童。單純的智育作為壓倒性的教育活動,德育或淪為口號化空洞的道德灌輸——表現為行為方式上“學習與考試”的機械化和程式化。導致處於心理發展關鍵期的青少年身上明顯出現了冷漠、孤僻、沒有同理心的情感特徵,人格發育嚴重不良。
……
其實自殺者就像一個一塊橡皮,無論單方面的壓力多大,都不足以自殺。導致自殺的其實是內心的紛擾,壓不斷的橡皮輕輕一扭,就會斷裂開來。我第一次自殺時正處於半幻想半現實的精神特質之中,甚至具有想讓血液發光的奇特想法,想來甚是好笑。青少年時期的我,看待死亡也許就像玩一把電子游戲一樣,抱著無法通關就強制重啟的大方豪邁。
其實這些年我一直這麼想。當我意識到死亡時,我的童年就結束了。
原來我已經咬著牙走了很久很久。
……
結語:由於本文的定向受眾讀者應該只看得懂學術論文,所以本人盡量以一種去抒情化的學術視角來與你進行一個告別。上文提到的四種自殺原因定論之中,一為自罪自殺,二為殉情自殺,三為為了使時間停留在自己體內、保有最完美的自己而自殺,四為出於報複心理而自殺。
你可能覺得我屬於第四條,但其實不是。
我並不屬於以上任何一個分支範圍。
這麼多年,我做成了成千上萬種的藥,臨了臨了,把自己也製成了一味藥。
我希望你能就此驚醒,忘了我,然後痊癒。
算了,既然我此生再也逃不開你的目光,你也要記著我才公平。
——那我就願你一邊念著我,一邊長命百歲,兒女雙全。
參考文獻:
[1]國際預防自殺聯合會, centra adinistrative office: gondrin, france, iasp..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