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幫襯一二,陛下回來了,自然是不必再用這樣的手段。”
劉長嚴肅的說道:“我已經召開了一次朝議,將那些參與彈劾外王的大臣都給關押了起來,有幾個跳的很歡的,想要趁機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我將他們給處死了....他們是不敢再做這樣的事情了,你也不必擔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濞點著頭,他壓根就沒擔心過,廟堂裡整日叫喊著要削藩的人並不少,但是吧,只要陛下還在,那些人就是不值一提的,根本興不起任何風浪。
他沒有再理會群臣的事情,反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陛下,別聽到燕國,就說是冰天雪地,不毛之地,其實肥沃的土地真的不少,這些年裡,戍邊卒大量的開墾荒地,我是看在眼裡的,連朔方和河南都被治理好了,可燕國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啊...若是能有戍邊卒在燕國十年,不,五年,五年就足夠,只要能持續開墾五年,燕國就能擁有大量的耕地,也能減少很多廟堂的支出啊。”
“燕國雖然大,可我們的糧食還需要廟堂和其他諸侯來救濟,我想了很多辦法,甚至想過自己來搞屯田,但是人太少了,燕國同樣是邊塞,為什麼不能設立戍邊卒呢?我幾次跟廟堂上書,都得不到重視,彷彿說起燕國,那就是不毛之地,是無法開墾的,我燕國也不都是凍土啊,如果不能解決糧食自產的問題,那燕國就沒有辦法繼續發展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所以我就想到了戍邊卒,如果能將燕國也納入屯田範圍內,由各地百姓輪換著服役,開墾這裡的良土,能很大程度的解決人力的問題...道路和城池我都可以自己想辦法。”
劉長撫摸著下巴,認真的思索著劉濞的話。
他從未想過要限制諸侯國的發展,相反,他是在全力的幫助各諸侯國高速發展。
其實戍邊燕國的事情劉濞並非是第一次提起,劉長在三年前就曾看過燕國相關的上書。
只是,戍邊這件事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在戍邊成為軍屯之後,要協調和處理的事情就變得更多了,多一個戍邊區,各地要服役的人數就會增加很多。
劉長雖然急於求成,但是並不願意太多的耗費民力,徭役是不能中斷的,但是絕對不能讓百姓們疲乏,要限制在某種規模之中。
不能說有好處就給辦了,還是得多考慮百姓的情況。
劉長沉思了許久,“倒也不必增設,我可以下令換防...不過這也不是治根的方法,話說,燕國現在有多少港口啊?”
劉濞一愣,“港口倒是不少,大港有十餘處,商船來往頻繁....”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身毒的一個小國,就有近百萬之眾...若是兄長的船隻能沿海到達身毒....”
劉濞搖著頭,“我原先跟吳國做過貿易,但是不行,他們受不了燕國的氣候,送來服徭役的,一個寒冬就沒了大半....”
“禦寒的問題幾個官吏就可以解決,可人力的問題可是不好解決的....”
兄弟兩人在皇宮內開始了密謀。
並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談論了什麼,只知道燕王離開的時候滿臉的笑容,似乎跟陛下談成了什麼。
在接下來的時日裡,劉長就拉著劉濞四處狩獵,跟他坐同一輛車,全副武裝的外出,玩的不亦樂乎,劉安本來以為,阿父回來之後,自己就會回到過去的時日裡,在府邸裡編寫書籍什麼的,可是,如今國事依舊是他在辦理,劉長近期內忙著跟燕王巡查民情,當然是沒有空閒時日來處置這些事情的。
劉安只好繼續辦事,不過,這一次,群臣卻是對他客客氣氣的,完全沒有了先前的劍拔弩張。
劉安知道,自己原先所做的事情,阿父還不曾解決好。
大概只有群臣與外王的矛盾,被他強行壓下去了。
但是籍貫,官學,醫館,以及女性等諸多問題,阿父都沒有進行完善。
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阿父都不急,劉安自然更不急,繼續自己原先的行事。
“嗖~~~”
箭矢飛出,正中在林中跳躍的鹿,鹿險些被那強大的力道所擊飛,重重的摔在地上,掙扎了幾下,就不再動彈了。
劉長開心的從地面上撿起了鹿的屍體,隨手就丟給了身後的幾個甲士。
劉濞有些驚訝,“陛下的箭法頗有長進啊....”
“我這一兩歲就開始跟著潁陰侯練習射術,五六歲就有百步穿石之能,這算什麼呢?”
劉濞笑了起來,識趣的沒有再談論陛下的箭法,他詢問道:“陛下,建成侯當真能解決燕國的問題嗎?”
“那是當然,我何曾說過假話?”
劉濞撓了撓頭,“可是...陛下,我從未聽說過建成侯有什麼賢名...”
劉濞都覺得有些不靠譜,國內那麼多大賢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呂祿怎麼可能解決呢?也沒聽說他有什麼過人的才能啊?
劉長咧嘴笑著,“你不懂,祿有著非凡的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等他返回長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