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都向來是個很正直的人,不為外物所動,沒有人能收買他,也沒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說抓就抓。
針對呂家的聲浪總算是少了很多,可呂家人依舊不太安心。
與皇家再次聯姻,在過去對呂家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如今卻是很難得的。
呂祿共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他的長子留在了建成侯國,小兒子在縣學,似乎是跟劉遷在同一個縣學,叫呂孟,長女嫁給了劉章....劉章的原配夫人病死,呂后就令呂祿將大女兒嫁給了劉章,劉長也就沒有反對,劉章的年紀跟呂祿差不多,卻變成了呂祿的女婿,因為劉章的特殊性,他平日裡也不敢與呂祿多接觸,哪怕遇到了,也是以同僚之禮,不敢以父子之禮,若是妻子想念,就讓她們自己前往,自己絕對不跟著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章負責繡衣,怎麼敢與他人變得如此親密呢?
想來,這也是太后給與呂祿的一道護身符,在太后逝世之後,很多人都遭受了彈劾,而呂祿卻沒有,這裡也未必就沒有這個繡衣頭子的作用。
而呂祿的小女兒,卻還留在他的身邊。
若是將小女兒嫁給北地王,那呂祿就同時擁有了兩個當諸侯王的女婿,放在大漢也是很厲害的人物了。
另外,呂祿的長子迎娶了楚王劉交的女兒,也就是當今楚王劉郢客的妹妹...在這個時代,禮法並不強大,輩分之說不怎麼被重視,例如相同的老師可以在教導完父親後繼續教導兒子,成家的時候也是不在意這些,只要不是同姓,沒有太近的血緣關係,都能婚嫁,甚至有兄弟兩人,一人迎娶其母,一人迎娶其女的情況,後來禮法愈發強盛,很多行為都逐步被禁止了,且不提這些,就說呂祿的女婿和兒媳,就能發現,天下仲姓,莫過如此。
就在眾人都開始準備著出征的時候,劉長也是做起了準備。
他這些時日裡沒有再前往上林苑,陪伴在自己的幾個夫人身邊。
偶爾去看望一下大姊和兄長。
劉樂得知他要出征的訊息,心裡雖然不捨,也沒有表露出來,很是開心的祝福了他,而劉恆呢,也是讓劉長放心前往,讓他不要擔心廟堂,自己在這裡,一定能治理好大漢,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劉長又去看看朝中的好兄弟們。
欒布,陳買,農部卿,宣莫如等人,幾乎都被他見了一遍。
在不知不覺之中,時日飛快的流逝。
眾人都做好了準備,儘管很多人的心裡還是很不捨,可劉長還是要出征了。
而就在眾人為出征之事而忙碌的時候,劉長卻並不在未央宮內。
不知為何,他再次出現在了長樂宮。
劉長也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方來的,很快,曹姝她們就得搬進這裡來,將未央宮騰給劉安來用。
走在熟悉的地方,劉長的眼裡滿是思念。
走來走去,再次來到了最熟悉的壽殿。
這裡的一切如故,不曾有半點的變化。
熟悉的床榻,熟悉的案牘。
就連空氣中的味道,都是那樣的熟悉。
“又來蹭飯啊?”
阿母就坐在遠處的案牘前,手裡捧著厚厚的竹簡,很是嫌棄的瞪著他。
劉長直勾勾的看著那案牘的方向,那裡分明空無一人。
“阿母.....”
劉長輕聲叫道。
殿內空蕩蕩的,並沒有人來回應。
劉長孤獨的站在門口,臉上再次有兩行清淚滑落。
劉長緩緩解下了自己腰間的佩劍,將其懸掛在了牆壁上,轉身,走到了門口,忽然又頓足,轉過頭,認真的打量著這座空蕩蕩的大殿。
終於,劉長走了出去。
眾人早已準備妥當,該吩咐和該囑託的事情,劉長都已經吩咐完,大軍聚集在渭水碼頭,整裝待發。
劉長穿著一身的戎裝,這裝扮甚是華麗,隨著祭旗和其餘諸多儀式結束,劉長邁著大步,走出了皇宮,身後皆是甲士,朝著渭水碼頭走去。
劉安則是領著群臣以及諸侯王們,跟在皇帝的身後。
一路恭送到了碼頭邊上。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