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夢後的早晨,最是教人不願醒來的時刻。不幸有人砰砰砰地敲門,尤利爾不得不睜開眼睛。他從未有過如此神清氣爽,哈欠著舒展身體時,關節一陣***。他耳邊聽見風聲。陽光刺眼,窗戶不知何時被吹開,想來是昨夜的事,那時我睡得正沉。
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他心想。但房間裡沒有特別之處,夜風把窗簾一併掀開,一根帶露水的枝條伸進臥室,地毯上有乾涸的痕跡,不知待了多久。這時,敲門聲又開始響。
「稍等!」學徒叫道。一大早有什麼事非得這麼吵?記憶漸漸復甦,忽然他一骨碌爬起身。
「見鬼。」尤利爾滴咕,「怎麼回事?我沒做夢。」
沒人回答。外面的傢伙開始砸門。砰!
他來不及多想,忙去開門,卻只見到個陌生人。「你是?」
「郵差。」來人不帶絲毫感情地說,語速又急又快。「事務司發來一封邀請函,請您務必出席。」
尤利爾本能地心跳加速:「邀請函?」
「禮堂在九點舉辦火種儀式。」郵差瞄一眼懷錶,「順帶一提,現在是六點整。很抱歉這麼早打擾,但我得走了。這條街上需要被我打擾的倒黴蛋還有不少。」他遞來一封信,接著轉身離開,留下尤利爾獨自思忖。
他終於想起自己的處境。我沒做夢!老天,我睡了一整晚,結果沒能找到先知的夢。出人意料的怪事。他肯定自己在睡前作了諸多準備,還用織夢師的魔法和「聖經」來輔助,當然,面對先知時這稱不上萬無一失,可學徒只不過是要一個對話的機會。拉森先生也在夢中和先知碰面,告知戰況和塔內事務,為什麼獨獨拒絕他?
看來我終究還是逃不掉。尤利爾只覺肚中腸子打結。他一邊脫下襯衣,有意不去看那封邀請函,一邊考慮現下闖進先知的實驗室和逃出浮雲之城哪個更現實。或許我該從港口跳下去,爭取落到聖米倫德平原上。
然而他最終換上禮服、帽子和天鵝絨斗篷,將領結和外交部的標記佩戴齊全。這身打扮只有一個去處。禮服下襬很長,肩膀和袖口縫有蒼穹之塔的金色星座圖桉,釦子用純淨的藍寶石凋刻成彎月狀。他從箱子底找到一件厚實的羊毛衣作裡襯,質地柔韌,針腳美觀。它的樣式是高塔學徒的統一服裝,卻更輕薄,由手工在胸前繡出的銀百合與十字圖桉,也是他獨有的象徵。或許這不是尤利爾最貴重的行頭,但也絕對是他最愛惜的。
這都是邀請函的要求。尤利爾讀後才知道自己不是參加火種儀式的學徒,而是捧場的觀眾。事務司和天文室要他替導師出面,觀看神秘學徒們點燃火種。
他動作挺快,旁人卻等不及。『不錯』指環讚歎,『你這身裝扮倒挺像那麼回事』
「這是我導師為我準備的。」
『原來是早有預謀。火種儀式快開始了,***要求大人到場,或者你去替他』指環索倫緊隨郵差之後,只比邀請函慢上幾分鐘出現。
「他自己人呢?」
『不見了。我以為他會來你這』
學徒可以想象白之使對此事殊無興趣,因而徑自在半途起身離場的景況。換成我就不會了,這才是命運***也找不到使者的真正緣故罷。你們要求他到場,他卻不在乎。
『主人很可能去找先知大人了。拉森給我訊息說,先知想見他』
「先知大人有空?」真是合情合理。早知道我就把秘密結社的訊息貼在使者的腦門上了,好教先知一眼瞧見。尤利爾逼自己微笑:「我可不想幹這活兒。你最好帶我去找他們,我要和他說個明白。」
『你不幹還能輪到誰?羅瑪?別跟我來這套』索倫不同意,『難道你要青之使閣下去嗎』
學徒皺眉:
「青之使本不用亮相麼?」
『代表外交部出席,意義是不一樣的』
「仔細想想,我距離「代表他人」的資格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快走!把領結繫好,釦子……釦子呢?小子,你這一身墜子若是再掉,休怪我去告訴主人,最後將它們縫在你的皮上』
尤利爾裝作沒聽見。「好了。」
『缺點兒什麼。你的手杖呢,此乃紳士必備之——』
尤利爾向來不是紳士,蓋亞修士和安魂堡的血族應該對此深有體會。當學徒在那裡大肆破壞的時候,用的不是手杖,而是長劍。
他隨手抽出信箱的支桿,將其變作一根袖珍短杖。不曉得這玩意兒有什麼用,但人們都很熱衷「風格」「搭配」「套裝」。說實話,於尋常學徒而言,今日乃是祭典,可對他來說,禮堂不亞於戰場。我寧願要把好劍。
他這才注意到自己拿錯了支架,短杖的主人是鄰居阿加莎·波洛,他另一隻手裡提著的信箱也屬於她。尤利爾下意識掂了掂,裡面空空如也。
「呃,請稍借我一下。」尤利爾只得對她的家門滴咕,並順手把信箱放到鄰居的柵欄尖上。
『她不在家』指環告知。
「或許是去禮堂參觀了。」想到會在禮堂上見到那位偵探女王小姐,學徒嘴裡一陣發苦。還是不見為好,他最終決定。看來我是等不到她的答桉了。
抵達高塔時,周遭景色與記憶中不大相同。雲層之上飄揚著各色旗幟,無數高大飛舟環繞著浮梯,從港口一直排列到塔前,輕靈細長的小船在車海里穿梭,灑下玫瑰與百合花。人們操著千百種迥異的口音,同時討論著儀式、戰爭和榮譽。千百張臉孔不停閃爍,在晨光中變換,組成洶湧的新的海洋。
尤利爾沒想到有這麼多觀眾:「儀式不是在禮堂舉行?」
『那是最後了』指環解釋,『再此之前,還要分配名額』
「不是看成績和推薦麼?」
『紙面成績總得落實一下』索倫理所當然地說,『在開始儀式前,我們會給學徒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他們對知識的應用比畢業成績更優秀,就可以將名額從前幾名手中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