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嬡姐兒要是定了日子,我會告訴你的。”
當年闖了那麼大的禍,知道嬡姐兒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嫁了出去,也能略微安心一些了吧!
貞姐兒微微頷首。
那邊徐嗣諄過來接了她的手:“大姐,大姐,我和五弟合做一盞花燈送給他怎樣?”
“正月十五早過了,八月十五還早著。”十一娘笑道,“做什麼花燈啊!想想別的!”
這兩人,自從那年中元節放河燈得了全府交口稱讚,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做花燈、做燈籠了。
徐嗣諄不好意思地笑。
貞姐兒就笑道:“二哥喜歡讀書。我們送他些文房四寶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又議了半天。到了黃昏時分,去太夫人那裡吃飯。熱熱鬧鬧的,讓太夫人喜上眉梢。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和貞姐兒、徐嗣諄、徐嗣誡把徐嗣諭送到了大門口。十一娘送了兩支狼毫筆,貞姐兒送了四刀澄心紙,徐嗣諄送了一個荷葉筆洗,徐嗣誡送了一個竹筆架。徐嗣勤和徐嗣儉則會把
徐嗣諭一直送出城門。
貞姐兒看著門口停著的兩輛青布帷帳馬車不由心中微酸,叮嚀文竹:“……你要好好照顧二少爺,有什麼事,就及時回來報個信。”
徐嗣諭見她很是傷感的樣子,安慰道:“落葉山離燕京不過半日的功夫,何況馬上又要到中秋節了,我過些日子就回來了。”
中秋節講究團圓,徐嗣諭肯定是要回府過節的。
貞姐兒這才不再多說,待徐嗣諭走後,徐嗣諄和徐嗣誡去了雙芙院,貞姐兒扶著十一娘慢慢回了正屋。
白總管派了小廝過來,說十一娘金魚巷那邊的宅子落成。
十一娘很高興。
那是自己名下的產業,是自己的,就有一種退一步還有落腳之處的安全感。
她就想去看看。
徐令宜不準:“……天氣又熱,車馬勞頓的。等生了再去。”又道,“我讓他們把屋子空著,等你什麼時候方便了,什麼時候再去佈置就行了。”
十一娘就在家裡空想,讓人拿了金魚巷的模具過來,沒事就和貞姐兒、琥珀幾個商量著哪裡擺什麼東西。
楊氏就趁著有天來問安給送了繡著嬰孩嬉戲博古圖的小孩襁褓給她。
海孩子繡得栩栩,顏色搭配豔麗奪目,看得出來,很花了些功夫。
十一娘道了謝,讓琥珀收了:“等孩子出來了再說吧!”
楊氏溫柔地應諾,坐在小杌上問起孩子的情況來。
“挺好的。”十一娘語言練簡,楊氏只好和她打太極:“那就好,我看著前些日子夫人有些不舒服,一直擔心著。就動手繡了這襁褓。還好夫人吉人天相,自由後福。”
十一娘和她寒暄幾句,就笑著端了茶。
楊氏笑盈盈地退了下去,回到屋裡顏色卻全變了。
“這個羅氏,竟然是油鹽不進的性子。”
楊媽媽為她擔心:“這,這可怎麼辦啊!”想到太后娘娘不在了,楊氏還是完璧,她也顧不得許多,低聲道,“先是夫人懷像不好,後又出了秦姨娘這事,侯爺一直沒心意,這也是常事。可畢竟大半年
都歇在夫人屋裡……如果等侯爺閒下來,還有文姨娘和喬姨娘,到時候只怕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