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躲在濠州城裡苟延殘喘了……”
“也不枉我這一番狼狽的做作之態了……”
自足以來就是打戰順風容易逆風難,打敗戰不足為奇,但是敗而不潰就困難重重,若是能夠因此將吸取了經驗教訓的!殘餘部隊,重新聚攏起來,還可能成為走向勝利的契機。
而在敵人的攻勢之下,遊刃有餘的保持烊敗的姿態,就更是一個頗為考驗將領指揮和臨機應變的技術活。
目前也只有第一第二營,這兩個既有足夠信心和服從性的老底子部隊,勉強可以做到這種比較精細的戰術變化。
“傳我號令”
想到這裡,我心中一動,轉頭對著跟在身邊的姚平仲道
“稍稍善待俘獲的這些騎卒……”
“給他們生火和提供熱湯……”
“讓穆隆提出一些來審查出身背景來歷……”
“看看能否轉化一些為我所用……”
“至少每一個騎卒,對於我軍都是相當寶貴的”
“等過來淮河之後,更是大有用處的……”
“諾……”
他三兩下抄錄完畢,蓋上我的印鑑轉而離去……
自從,鄭艇所在的軍從商團和後勤輜重大隊,給我帶來了大批諸如火藥、配件、槍管等急需物資和相應的隨軍畜力之後,我部的主動攻擊性和求戰意志,也幾乎是水漲船高的迅向上攀升了一大截……
因此,在過江之後的這段時間內,我大大小小遭遇了有二三十次戰鬥,雖然其中大半都是強度較低,陣地推進式的主動防禦戰;或是跟在大部隊之中,佔據大優勢下的追亡逐北式擊潰戰,但在考慮到相對有利條件下,也主動出擊打了好幾個高烈度的硬戰,或是比較難啃的攻堅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在廬州境內的巢湖邊上,我們用翼型大展開的排射集火,加上中央的排炮轟擊,正面擊潰了了守衛巢縣縣城的廬州軍出城迎擊,然後韓良臣帶領教導隊繞過擴亂的敵陣,徑直衝到他們後方的城門下,隨著逃亡的人流乘亂衝進去。
一鼓作氣的用短銃馬刀經過一番拼殺戰鬥,奪佔了城門,而將內外敵軍隔斷開來。數千城外的廬州兵就此頭像之後,城內殘餘守軍也無心再戰,從別門開城而逃。
一舉輕得一座完好的城邑。
又或是在舒州與壽州交界,霍山縣的阻擊戰,
為了阻截大舉撤退的壽州軍,逃回到城高糧足的壽春鎮去,擁有機動能力的標兵團和教導隊,數百騎乘搶先賓士上百里,以七八成的滿編率,趕到霍山治下,就地據險要而構築陣地,然後插滿攜帶來的旗幟,又用所有的騎手大張旗鼓的外出遊弋,做出一副戰地偵察的姿態來。
令匆匆趕到的壽州軍先頭,不敢輕舉妄動而就地等待後援回紇,等到他們聚集足夠力量,動幾次試探性進攻都被擊退,也摸出實際虛實之後,我的另一隻輕裝的先手部隊,也翻山越嶺抵達了這裡。
韓良臣乘機以教導隊裡的少量騎兵先頭,後援的生力軍跟進伴隨,居高臨下動了一次反襲,將他們殺得四散奔逃,一隻追到軍隊的集結地,焚掠了好些營帳物資,才從容退去。
然後對方几乎是賭徒似得用添油戰術,一次次加強攻擊力度和規模,但又一次次被挫敗在經過加強的防線上,等到最後我的炮隊也緊趕慢趕的出現在戰場,推出隘口,對著下面射起來之後,他們終於放棄了最後的努力。
分作數部,轉向別處開始脫離戰場,可惜官軍本陣追擊的馬隊也趕到了,最後能夠逃回壽春鎮的,不足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