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淮南

事後。我們得到了他們戰場所遺堆積如山的輜重甲械,不得不就地賣和處理掉一些,才能重新出。

火器殺傷力持久而後制人優勢,也在戰場作為磨刀石的磨礪中,逐漸被凸顯出來。就算是那些新被吸收和補充進來的各色兵員,也漸漸習慣了這種火器銃手炮隊為核心的戰鬥方式。

在戰場上依舊抱殘守缺或是不知道變通的人,是沒法活的太久的,無論是面對敵人的刀槍箭矢,還是來自背後的友軍怨恨,而只要還是活著的人,也不會拒絕更加省事省心,也更有效率的戰鬥方式和新戰術。

而以第一營和第二營為主的核心部隊,甚至能夠透過某種配合,簡單穿插分割敵後或是側翼,而打出幾場頗為像樣殲擊戰來。

哪怕他們仍舊會忍不住在私下抱怨我這支部隊,過於苛嚴的紀律和日常訓練制度,特別是我要求他們識字的強制規定,對許多人來說,那是要了老命了。對他們來一輩子只知道提刀廝殺就夠了,居然要還被逼著去一些“為什麼殺人”“為誰而戰”之類不知所謂的東西。

儘管如此,某種高壓之下的逃亡或是脫隊的事情,卻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當然這也有足額的,以及我對軍功獎賞和戰利品分成,從來不打折扣的緣故,

就算上頭不能及時給予,或者以某種理由卡住,我也會明確宣佈告知來轉移仇恨,然後自己掏腰包給予獎勵和榮譽,如此下來,正可謂人心可用而事事爭先呼。

在江北淮南一帶徵戰的官軍中,也小有名氣的,甚至出現所謂的新軍左廂“能攻更善守,後方當無憂”的流傳段子。

銃器善守不善強攻的印象,則被更進一步增強,這讓人有些無奈也無語中

雖然在攻擊力的輸出上,缺乏一鼓作氣的爆強度,但也勝在持久而穩定,直到戰鬥結束都波伏很小,敵人在幾度爆都不能突破陣線的情況下,血性之勇就會被託塊消退而迅陷入疲累低潮,轉而在持續殺傷下崩潰。

當然還有因為江淮之地河流縱橫水網密佈,實在不利於騎兵行動的緣故,因此我們沒有遇到大規模的騎兵戰。

偶爾有部分本地的騎兵突擊,我們也可以仗著數量上的優勢和配合,將其在距離之外壓制、驅逐,或是被步卒近戰糾纏住之後,以一定代價成功將其擊跨。

雖然作為曾經征戰烈度最大的地區,號稱“江淮鬥獸場”,淮南藩鎮中雖然不乏一些智勇過人,或是能征善戰的存在,但在南朝以舉國之力動的大勢碾壓下,都不過是稍大一些的雜音而已,不是力戰而亡,就是窮途末路被部下獻了腦袋,或是早早識時務的成為北伐大軍中的一份子。

此外,作為銃兵的一大長處,只要攜帶了足夠的彈藥,哪怕長途行軍之後,依舊可以保持相當的戰鬥力,畢竟,就地列隊裝填射擊所需的氣力,和殺陣廝殺肉搏所需的體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在選擇兵員的身體素質上,要求更低也更多來源。

作為整體在急行軍之後,所謂強弩之末的短板,也被很好的彌補了起來,有所準備的彈幕和火力,足夠讓任何遭遇的對手大吃一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在相對充足的物資補給和維持下,作戰範圍和永續性,也比大多數同樣編制的傳統老式軍隊,更大也加出色的多。

相比之下那些冷兵器為主的傳統軍隊,在長距離行進或是突擊行軍之後,就只能個人意志、士氣,將領的個人魅力和指揮、號召力,熟悉的戰場環境、風向氣候等天氣天氣因素,在內的各種彈性隨機條件來,進行有限的加成和補充。

因此又反襯出我這隻部隊的綜合適應性,除了攻堅有些乏力之外,幾乎各種環境和條件下,都能保持相應的戰鬥力,

而就算是攻堅乏力這個問題,也是針對那些有相對高大城牆保護的城池而言,普通的村鎮堡寨也根本擋不住我們的火力集射,再不行也可以用輔助軍那些步兵,強行堆過去。

而且這個不足,也不是不可以解決的,大可以透過相應擲彈兵和炮隊的配屬,來進行加強和補足,只是出於某種緣故,在這個方面的訴求,我們被人給卡住了而已。

當然,南朝大量軍隊中,也不是權勢那些頑固不化,不知變通的保守之輩,這隻新軍的表現隨著戰績增加,也不免被某些人看在眼中。

比如有別軍的將領,開始嘗試著將分散軍中的銃手集中起來使用,並在守壘和野戰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也多少抬高了那些原本老弱充任的銃手,在軍中的待遇和地位。

不過想要效法我的做法和軍制,這可不僅僅是相應戰術和理論建設的系統性工程,還涉及到相應配套的初步功業營造體系,可不是那麼好山寨過去的。

光是一個統一口徑和量化裝藥的,就足夠令他們費時費心的折騰上很長一段時間。至少我作為新軍的武器彈藥,是在少批次自產的情況下,逐披換裝成型的。

而他們需要和後方那些積重難還的後勤官僚,和軍器、將作兩大軍功產業體系下的既得利益階層們,去鬥爭扯皮,才可能有所結果的。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