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之中,她認為自己是會讀書的聰明人。
不過,和現在她在南陽十中看見的教育相比,這些孩子從小學就要做研究性學習報告、各式各樣手抄報、通用資訊科技、外教英語、無人機機器人程式設計課程……孩子的學習除了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各式各樣的補習班……
教育和交通、經濟、科技在越來越好的城市裡,學生享受到的資源已經不是普通的農村學生所能夠享受到。
農村中學冒尖,中考前五十名的學生……也被城裡的重點中學搶走就讀特殊的‘民族班’。
吳鳳那個年代的農村中學還能出幾個苦讀出來的高材生,現在,基本不可能!
吳鳳當年在農村讀書就是靠苦讀書,割草餵豬幹活時滿腦子裡都還在做題。
苦讀出來就冒尖了,引起學校的重視。謝老師還給她舊衣服穿,讓原本破爛不堪的她起碼有了像學生的裝扮。
有人說父母籍貫地相距超過八百公里,那麼智商會比平均數高五個點。那父親和外省工地女人生下她這個私生女,雖然害苦了她,但智商高這個光她也沾了。
她在鎮小學嶄露頭角,就越襯托得讀不了讀的哥哥吳建和姐姐吳敏的愚笨。可灰姑娘不管如何優秀,永遠都是後母眼裡的眼中刺、肉中釘。
娘娘最愛罵她的一句話是:黑鬼。
她放了學就回家幹活,娘娘們睡了,她夜深人靜藉著昏黃的電燈泡做作業,是沒有時間洗澡的,面板確實黑漆漆的。
不過,她是真黑,從小在外日曬雨淋的。雪花膏,農村那個年代奢侈的保養品對於她只是傳說。
放學後挖豬草、餵豬,幹完家務活,娘娘不在家的空擋,她會趁機燒一水壺的熱水到茅坑裡快速沖洗。
她是讀書人,知道衛生常識,雖然條件艱苦,見縫插針也是要洗澡的。
父親一年有一次年底探親回家。
父親一回家,最忙的事是關上娘娘房間的房門,忙……
反正那是還是小孩子,什麼也不懂,看見父親回來,畢竟是高興的。
但是娘娘在父親面前大罵她在家裡吃得多,像豬一樣的喂不飽。
娘娘嚷著算她每個月吃了多少?讀了書她自己也在認真算,就是吃飯時,不敢去夾菜,多吃了兩口乾飯而已。
娘娘藉機也是希望父親罵她,那也成了年幼時她看見父親時,最難受的時候。
好在父親看她一眼,並沒有說話,那是年少時她活在人間能感受到的最溫暖的家庭目光。
娘娘還在對父親喋喋不休的說,主要就是她讀書家裡少了勞動力,要父親出面讓她輟學。
父親沒有文化,一輩子的老工人,但畢竟在外地工作,多少也有點見識。就騷著後腦殼問到“你們三個誰知道如何算方量?那是一個三角形溝槽沙,我一直不清楚技術員怎麼算出來的。”
吳建和吳敏都搞不懂,父親也不懂,最後讓她來算。
三年級的她記得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長?寬?高,並和父親核實清楚他口中的三角形溝槽中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就計算了出來。
就這麼簡單的題目在這個吳家,卻成了除吳鳳外所有人的難題。也讓父親覺得她能讀書,激動地說她像單位裡的技術員。
‘技術員’,是年少時期她第一次接觸到的讓父親仰慕的三個字。
娘娘搞不懂他們談論的數理化的問題,可是看見父親支援她上學,耿耿於懷,大怒。
事實上,娘娘更希望自己親生的兒子吳建和女兒吳敏在父親面前出風頭。
可是,一說到學問,反而是自己親生的兩個子女處處低人一籌,這讓娘娘豈能不怒?
父親為討好娘娘,也瞪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