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道:“教頭在上,老漢祖居在這華陰縣界,前面便是少華山。
這村便喚做史家村,村中總有三四百家,都姓史。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
母親說他不得,慪氣死了,老漢只得隨他性子。
不知使了多少錢財,投師父教他。
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
教頭今日既到這裡,一發成全了他亦好。
老漢自當重重酬謝。”
王進大喜道:“太公放心。既然如此說時,小人一發教了令郎方去。”
自當日為始,吃了酒食,留住王教頭母子二人在莊上。
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而夢璃璃經常坐在不遠處看史進表演,而史進也表演得頗為賣力。
話說這史進每日在莊上管待王教頭母子二人,指教武藝。史太公自去華陰縣中承當里正,不在話下。
不覺荏苒光陰,早過半年之上,正是: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一杯未進笙歌送,階下辰牌又報時。
前後得半年之上,史進打這十八般武藝,從新學得十分精熟。
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
王進見他學得精熟了,自思:“在此雖好,只是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日想起來,相辭要上延安府去。
史進那裡肯放,說道:“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多少是好!”
王進道:“賢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來,負累了你,不當穩便,以此兩難。
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是鎮守邊庭,用人之際,足可安身立命。”
史進並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個筵席送行。
托出一盤兩個緞子、一百兩花銀謝師。
次日,王進收拾了擔兒,備了馬,子母二人,相辭史太公。
王進請娘乘了馬,望延安府路途進發。
史進叫莊客挑了擔兒,親送十里之程,心中難捨。
史進當時拜別了師父,灑淚分手,和莊客自回。
王教頭依舊自挑了擔兒,跟著馬,和娘兩個,自取關西路里去了。
話中不說王進去投軍役,只說史進回到莊上,每日只是打熬氣力,亦且壯年,又沒老小,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裡只在莊後射弓走馬。
不到半載之間,史進父親太公,染病患症,數日不起。
史進使人遠近請醫士看治,不能痊可,嗚呼哀哉,太公歿了。
史進一面備棺槨盛殮,請僧修設好事,追齋理七,薦拔太公。
又請道士建立齋醮,超度生天,整做了十數壇好事功果道場,選了吉日良時,出喪安葬。
滿村中三四百史家莊戶,都來送喪掛孝,埋殯在村西山上祖墳內了。
史進家自此無人管業。史進又不肯務農,只要尋人使家生,較量槍棒。
喜歡千迴夢後誰在敲門請大家收藏:()千迴夢後誰在敲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