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族中雖有許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腳的,或有不慣見人的,或有懼貴怯官的,種種之類,俱不及鳳姐舉止舒徐,言語慷慨,珍貴寬大;
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裡,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
一夜中燈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熱鬧自不用說的。
至天明,吉時已到,一班六十四名青衣請靈,前面銘旌上大書“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誥封一等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享強壽賈門秦氏恭人之靈柩”。
那一應執事陳設皆系現趕著新做出來的,一『色』光豔奪目。
寶珠自行未嫁女之禮,摔喪駕靈,十分哀苦。
那時官客送殯的,有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柳芳,齊國公陳翼之孫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治國公馬魁之孫世襲三品威遠將軍馬尚,修國公侯曉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繕國公誥命亡故,故其孫石光珠守孝不曾來得:
這六家與寧榮二家,當日所稱八公的便是。
餘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孫,西寧郡王之孫,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蔣子寧,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兼京營遊擊謝鯨,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戚建輝,景田侯之孫五城兵馬司裘良。
餘者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將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不可枚數。
堂客算來亦有十來頂大轎,三四十頂小轎,連家下大小轎車輛,不下百餘十乘。
連前面各『色』執事,陳設百耍,浩浩『蕩』『蕩』,一帶擺三四里遠。
走不多時,路傍綵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
第一座是東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寧郡王,第四座是北靜郡王的。
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
近聞寧國公冢孫『婦』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難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已曾探喪上祭。
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已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
手下各官兩傍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一時,只見寧府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
早有寧府開路傳事人看見,連忙回去報與賈珍。賈珍急命前面駐紮,同賈赦賈政三人連忙迎來,以國禮相見。
水溶在轎內欠身含笑答禮,仍以世交稱呼接待,並不妄自尊大。
賈珍道:“犬『婦』之喪,累蒙郡駕下臨,廕生輩何以克當。”
水溶道:“世交之誼,何出此言。”
遂回頭命長府官主祭代奠。賈赦等一傍還禮畢,復身又來謝恩。
水溶十分謙遜,因問賈政道:“那一位是銜寶而誕者?幾次要見一見,都為雜冗所阻,想今日是來的,何不請來一會。”
賈政聽說忙回去,急命寶玉脫去孝服,領他前來。
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嚴密,無由得會。
今見反來叫他,自是歡喜。一面走,一面早瞥見那水溶坐在轎內,好個儀表人材。
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帶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寶玉忙搶上來參見。
水溶連忙從轎內伸出手來挽住,見寶玉戴著束髮銀冠,勒著雙龍出海抹額,穿著白蟒箭袖,圍著攢珠銀帶,面若春花,目如點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