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聖心大悅,命九卿敘功議賞,並大赦天下。賈蘭等朝臣散後,拜了座師,並聽見朝內有大赦的信,便回了王夫人等。
閤家皆喜。
人報甄老爺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便命賈蘭出去接待。不多一時,賈蘭進來,笑嘻嘻的回王夫人道:“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內聽見有旨意,說是大老爺的罪名免了;
珍大爺不但免了罪,仍襲了寧國三等世職。榮國世職,仍是老爺襲了,俟丁憂服滿,仍升工部郎中。
所抄家產,全行賞還。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甚喜,問知是元妃兄弟,北靜王還奏說人品亦好,皇上傳旨召見。”
眾人大喜,只有賈環等心下著急,四處找尋巧姐。那知巧姐隨了劉姥姥,帶著平兒出了城,到了莊上,劉姥姥也不敢輕褻巧姐,便打掃上房,讓給巧姐、平兒住下。
每日供給,雖是鄉村風味,倒也潔淨。又有青兒陪著,暫且寬心。
那莊上也有幾家富戶,知道劉姥姥家來了賈府姑娘,誰不來瞧,都道是天上神仙。也有送菜果的,也有送野味的,倒也熱鬧。
內中有個極富的人家,姓周,家財鉅萬,良田千頃;只有一子,生得文雅清秀,年紀十四歲,他父母延師讀書,新近科試,中了秀才。
那日他母親看見了巧姐,心裡羨慕,自想:“我是莊家人家,那能配得起這樣世家小姐?”呆呆的想著。
劉姥姥知她心事,拉著她說:“你的心事我知道了,我給你們做個媒罷。”周媽媽笑道:“你別哄我,他們什麼人家,肯給我們莊家人麼?”劉姥姥道:“說著瞧罷。”於是兩人各自走開。
劉姥姥惦記著賈府,叫板兒進城打聽。那日恰好到寧榮街,只見有好些車轎在那裡。板兒便在鄰近打聽。
說是:“寧榮兩府復了官,賞還抄的家產,如今府裡又要起來了。只是他們的寶玉中了官,不知走到那裡去了。”
板兒心裡喜歡,便要回去,又見好幾匹馬到來,在門前下馬。只見門上打千兒請安,說:“二爺回來了,大喜!大老爺身上安了麼?”
那位爺笑著道:“好了,又遇恩旨,就要回來了。”還問:“那些人做什麼的?”門上回說:“是皇上派官在這裡下旨意,叫人領家產。”
那位爺便喜歡進去。板兒便知是賈璉了。也不用打聽,趕忙回去告訴了他外祖母。
劉姥姥聽說,喜的眉開眼笑,去和巧姐兒賀喜,將板兒的話說了一遍。平兒笑說道:“可不是,虧得姥姥這樣一辦,不然,姑娘也摸不著那好時候。”
巧姐更自歡喜。正說著,那送賈璉信的人也回來了,說是:“姑老爺感激得很,叫我一到家,快把姑娘送回去。又賞了我好幾兩銀子。”
劉姥姥聽了得意,便叫人趕了兩輛車,請巧姐、平兒上車。巧姐等在劉姥姥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捨,更有青兒哭著,恨不能留下。
劉姥姥知她不忍相別,便叫青兒跟了進城,一徑直奔榮府而來。
且說賈璉先前知道賈赦病重,趕到配所,父子相見,痛哭了一場,漸漸的好起來。
賈璉接著家書,知道家中的事,稟明賈赦回來,走到中途,聽得大赦,又趕了兩天,今日到家,恰遇頒賞恩旨。
裡面邢夫人等正愁無人接旨,雖有賈蘭,終是年輕。人報璉二爺回來,大家相見,悲喜交集。
此時也不及敘話,即到前廳叩見了。欽命大人問了他父親好,說:“明日到內府領賞。寧國府第,發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