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記載天禧元年1017年)東京城大雪苦寒,人多凍死、路有殭屍。)
…………
天禧元年冬日的蘇州城,寒風霸佔了天空,路上的行人紛紛裹緊了衣袍,匆匆而行。
河面風大,船上賣貨的小廝也不似暖日裡那般賣勁,只有那撐船的船伕們拿著竹篙的手臂挽起衣袖,竹篙撐在河底時手臂上青筋爆起,額頭上一層細密的汗珠,頭頂似有一層朦朧的霧氣。
蘇州城的水門處,守門的弓手配合著稅吏正在一艘艘的搜撿船隻,按照一千之二十抽取過稅。
一艘烏篷小船自水門進了蘇州城,與眾不同的是這艘小船的烏蓬緊緊封住,自船側伸出一根菸囪,孔洞里正冒出青煙。
船尾搖櫓的是一個農夫打扮的中年漢子,他眼瞅著到了水門,放下搖櫓,拿起竹篙準備撐船,口裡大喊道:“二郎,出來了,到了水門,官爺們定是要搜撿。”
簾子掀開,出來一個和中年漢子面目有些相似的農夫,這二人便是劉大郎的父親劉吉和他的弟弟劉成,在吳夢的蠱惑下,他們兄弟倆冬閒之時租了一條船,來蘇州城裡走街串巷賣煤球。
劉成道:“大兄,城門處也不知道收多少稅,我等帶了六百來塊煤球,不如給他們幾塊煤球了賬。”
劉吉白了弟弟一眼道:“如何會這般容易,官人們怕是隻會要銀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船隻行至搜撿關口,一個皂衣衙役喝道:“兀那漢子,船艙捂得嚴嚴實實,如何看得清是何物,快快掀開簾子。”
劉成慌忙把簾子掀開,劉吉拱手作揖道:“官人,小人船上載的是六百餘塊煤球,並無他物,請官人明察。”
那皂衣衙役跳上船來蹲在船艙仔細看了看,確實是黑乎乎的煤球,笑道:“爾等還真是會享受,船艙裡放著煤球爐,想是暖和的緊。“
劉吉賠笑道:“官人,今日我等還未開張,進城的稅錢可否就用煤球抵了。”
衙役笑道:“爾等有福了,知州老爺吩咐過,凡是煤球進城,一概不予收稅,進去吧。”
劉吉和劉成對視一眼,想不到還有這等好事,大喜之下連連拱手,將衙役送上岸去。
待到了碼頭,找了閒漢幫忙看著船隻,兩人便將獨輪車卸下,裝上一百個煤球,拉著往街道上而去。
蘇州城裡此時已有部分百姓買了煤球爐,劉家兄弟專往那冒著青煙的房子而去。
走到一家門口,劉成放下獨輪車的雙轅,整了整衣襟,走到門前敲了敲門,門扉“吱呀”一聲開了,出來一個青壯漢子,他疑惑的問道:“你是何人,來某家有何事。”
劉成一臉憨厚的笑容,趕緊叉手行禮道:“官人請了,小的的是吳山村賣煤球的,瞧見官人家中在用煤球爐子,我等正推車叫賣煤球,不知官人是否需要。”
那青壯漢子問道:“你這煤球賣幾錢一個。”
劉成道:“小人的煤球十個四十文。”青壯漢子詫異道:“我等去城外的倉庫買來只需三十五文,爾等為何如此之貴。”
劉成笑道:“官人有所不知,煤球我等也得肩挑手提而來,總得有幾個腳伕錢。”
青壯漢子想了想也是有理,仔細盤算了一下道:“如果一百個三百九十文,你那獨輪車上的煤球某便全要了。”
劉成想想道:“小的也是第一單生意,就圖個吉利,賣與官人吧。”
第一單生意做成,劉成和劉吉看著車上的銅錢,喜笑顏開。
劉成道:“大兄,我等速速回碼頭將那剩下的煤球快點賣完,這煤球生意硬是做得,工坊那邊只要付九成五,這一百多個煤球咱們就掙了五十幾文,六百個煤球不就掙上好幾百文。“
劉吉道:“二郎,吳先生說過開始做自然掙的多,買煤球的多了,這價錢就下來了。”
劉成笑了:“大兄,那我等更要趁著還沒人賣,趕緊多買些,這眼瞅著快過年了,元日前好給渾家和孩子們添些新衣裳。”
劉吉想想家中兩個孩子,渾身就來了勁,扶起獨輪車道:“二郎說的也是,走吧。”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