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錢財賺夠了,再軋製平板玻璃,讓大宋平民能夠用上玻璃採光。
至於很多穿越小說把平板玻璃的生產想得很複雜,吳夢嗤之以鼻,既然打算做平板玻璃,那就是以量取勝,還想著把平板玻璃做的像後世的那般平整透明完全沒必要。
只要沒有裂紋,摻雜有其他顏色或是氣泡都不是問題,半透明的玻璃也正好配合王嘉言的房地產開發,相信用玻璃做窗戶的房子定然好賣。
第二就是大車,大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當然是運輸,從南方運一石糧到北方,需要消耗數石糧,既然短期內不可能解決蒸汽動力,那麼帶軸承的大車乃是最佳解決方式。
臺灣的人口少,不可能生產太多的馬車,但是可以鍊鋼,生產最關鍵的軸承。
以前在蘇州沒有鍊鋼那是怕洩密,但在這臺灣島上,保密的措施就好做多了,不過既要等太平州鐵礦明年大量開採,還得等到相州的鐵匠到來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是造紙和印刷,但是也需要大量人手,短期內需求也不大。
第四是皮衣,臺灣島上的水鹿可是優良的資源,不但可以吃,鹿皮還可以作為冬季禦寒的衣物,還得買些芒硝來鞣製,此項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的,可以後置。
第五是燒製水泥,這卻不會用來賺錢的,是臺灣自身建設和婁江船閘修築之需。
還有什麼釀酒、織布、實心輪胎.......吳夢一一排查自己列出的產業規劃,發現僅僅只有玻璃可以上馬,其他的暫不可行。
不是人手緊缺就是沒有原料,現下臺灣的糧食生產必須放在第一位,不能依賴大宋本土,拓荒播種是最最要緊的。
吳夢釐清了先後次序,決定第一步是等待機械工坊的建設完成,打造出球磨機和鼓風機,然後再燒製水泥和玻璃,現在還是隻能等待智慧和尚和工匠們將機械工坊搞定。
機械工坊的搭建卻沒有吳夢想的那般容易,進入十月冬日後,天氣逐漸變冷。
從大宋返航的運糧船帶回來一個壞訊息,婁江海港的草棚保暖性不佳,那幫災民又是衣著單薄,一個個縮在屋裡打哆嗦。
丁大勝無奈,又撥了一筆錢財添置了衣物。
但那處是入海口,不但風大,而且潮溼陰冷,長久呆下去只怕不少人會凍壞,除非從蘇州運石炭和煤爐子過去,但這又會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林貴平和吳夢、智慧和尚商量後,決定暫停機械工坊的建設,先讓學童和工匠們去營地幫忙,先解決住宿的問題。
吳夢嘆道:“不找災民,也尋不到如此之多的移民,大宋承平天下,百姓們如何願意來到這荒島?找了這些災民,連個冬衣都無,以後還不知曉得費多少錢糧。”
智慧大師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吳先生切不可用錢財來衡量芸芸眾生之性命,多做善事,死後便能升入西天極樂。”
吳夢白了一眼和尚道:“少來了,還西天極樂,眼下的難關渡過再說吧,房子太少,只怕那些災民們怨聲載道。”
林貴平看了看窗外的工地,咬咬牙說道:“沒法子,先一批批接過來吧,此次先接那些老弱病殘的,基隆天氣暖和,不致有受寒挨凍的。”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