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天禧三年的年尾(下)

辛楚給了丁睿一個爆慄道:“小子真調皮。”

金世明三口兩口吃掉手中的烤魚,仰面朝天躺在草叢裡,大聲道:“兩位師弟,我等還是要好好種田啊,不種田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便喂不了豬,沒有豬便沒有油水,沒有油水這海鮮可真叫一個腥啊。”

屋子裡比這好不了多少,炒了一桌子蔬菜和野菜。

林貴平夾起一筷子沒有油水的野菜,放入口中皺著眉頭嚼了嚼,嘆道:“某自打年少時進了東京城,快二十年沒有過如此悽慘的除夕,肚子裡的油水都快熬幹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智慧和尚吃肉厲害,吃素他也無所謂,端著飯碗呼哧呼哧吃的很香,聞言笑道:“貧僧可是無所謂,跟隨師父後吃肉可,吃素亦可,早已習慣。還不是你林大提舉定要將婦孺盡皆運來所致,不然用海船運些肥豬過來豈不是可吃些葷食,過個好年節。”

吳夢笑了笑道:“此事也休怪君烈,災民留在婁江港也不是法子,算了,咬咬牙也就熬過去了。”

王夫子毫不在意吃著豬食般的飯菜,他吞下嘴中的食物道:“君烈,想當初蘇州水災不斷,老夫可是肚子都吃不飽,如今能吃飽就不錯了,哪有那般挑剔。”

小青端來了熱雞蛋道:“雞蛋來了,一人一個。”

林貴平順手接過小青遞過來的雞蛋,苦笑道:“想不到某平日裡看都不看的雞蛋,倒成了最好的菜食。”

翌日是天禧四年的元日,基隆就放了一日假,大年初二苦逼的移民們抄起工具繼續上陣開墾荒地,修築住宅。

.............

富庶的蘇州在天禧三年夏秋之際雖然遭遇了區域性水患,但是救災及時,雪鹽工坊、酒坊帶來的滾滾錢財救災綽綽有餘。

蘇州州衙採取的以工代賑使陽澄湖的開挖增加了大批的勞力,開挖上來的淤泥又是上好的肥料,孫冕用肥料換糧食的法子節省了大筆的費用,蘇州仍不失為一個豐收年。

令孫冕和王嘉言遺憾的是吳夢已經遠赴臺灣,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歸來。

今歲由於水患和朝廷的拖延,計劃中的商業地產也未全面鋪開,只有吳山市場第一批商鋪租出去不少,州衙已經積蓄了一筆錢糧。

孫冕雄心勃勃,他想著按照吳夢的思路,兩面開花,房地產逐步展開,一面建鋪面出租,一面把收回來的錢財投向婁江的船閘。

來年一開春,船閘就將開工興建,計劃於兩年內建成。

今歲冬小麥在長、吳兩縣已是全面種植,堆糞的技術一傳開,百姓們收穫的糧食也在逐年上升。

蘇州城裡更是日新月異,沒有了各種差役和苛捐雜稅,孫冕又逐步減免城郭戶之稅,商業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尤其是官坊全部買撲以分成的方式經營後,全年的商稅進項達到了十多萬貫,這其中並不包括雪鹽、酒坊和器具工坊這三個單獨列支的獲利大戶。

十二月,蘇州今歲的賦稅文書上報到三司,引起了寇準、李迪等朝廷高官的關注。

從天禧元年到天禧三年僅僅三年的時光,在取消了差役和減少過稅的情況下,蘇州商稅收入暴增幾倍。

天下之財有止數的觀念完全已經被動搖了,蘇州並未從民間吸取財富,相反還稅與民,今歲還救了災,大搞了水利。

蘇州城裡的商鋪更是紅火,各種工坊幫工收入的上升,導致民眾的購買力大幅上升,十二月緊俏貨物賣脫銷的大有人在。

雪鹽開始走向普通百姓家,過新年了,口袋裡有錢,雖然常年吃是買不起的,但新年元日買上兩斤雪鹽嚐嚐鮮總可以吧。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