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章 流言

又過了幾天,還是沒有燕皇慕容烈的訊息。

他像是是一條漏網之魚,逃出了重重追捕,如今不知道逃在了何處。

除了知道內情的鄧巢之外,其他人都不禁著急起來,明明已經不下了天羅地網,怎麼可能會沒有一丁點兒的行蹤訊息,就像是從人間消失了一樣。

但凡一個人走在路上,就肯定會有人看得到。

而專人搜查和派出去的人手,足可以挖地三尺,再將一座城池翻個兒,更別說還有通緝的畫像貼滿了各州各縣,提供線索的人能得到重賞。

除非慕容烈是以上天遁地的方式逃走了,才能瞞得過那麼多的耳目。

不過幸好除了這件事之外,其他的都是好訊息。

燕皇下落不明,地方官員當然可以不會再死守著效忠,楊長史帶兵前去的幾個城池一路上沒有遇到過抵抗,相繼開啟城門納降。

由於戰亂已經基本上的結束,百姓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背井離鄉的人開始陸續回到隨州和金陵城,各回各家,商貿開始流通,街道上不像是以前那樣荒無人煙,原來的形勢慢慢好轉。

受到戰火波及的地方,因為人群的流動,同樣開始慢慢恢復成昔日的景象。

於是要面臨一個新問題,就是隨州城裡那些“借住”在百姓家裡的官員,可以說很尷尬了,主人回來了,總不能再用強硬的手段將人趕走。

從行事中就可以看出,西秦世子可不是能縱容他們惡行的人。

便有不少大臣紛紛上奏,既然如今戰亂已經平定,該是到返回金陵的時候了,他們的府邸都在那裡,不願意再流落他鄉。

所以檀逸之不得不考慮,開始返回金陵一事。

他其實早就想過,新朝要定都在金陵城,而不是灃京。

西秦的灃京雖然四季如春,氣候溫暖,但是位置距離中心有些偏遠,諸多決策都不便利,各方面綜合比較起來,不如金陵適合做都城。

回金陵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檀逸之還需要對那些大臣進行處置。

大燕留下的舊臣大概有三種,一種是有真才實學,且人品正直的,仍舊是原來的官職,以後還會予以晉升。比如吏部尚書蕭建之流;

第二種是不獎不罰,他們雖然在之前的皇子奪嫡中站了隊,但那是因為大勢所趨而迫於無奈,繼續保留原來的官職檢視,以觀後效;

第三種是臭名昭著,早有惡行,平時還沒少為非作歹的,這種立刻抓起來論罪,廢了官職,抓起來審訊,最後論罪流放,一氣呵成。

檀逸之在金陵當了這麼多年的質子,甚至不用去過多探聽,單單是平時的耳聞,就對絕大多數為官之人的品行有所瞭解。

許多事情都瞞不過他,那些人臨時裝出來的也沒用。

因為慕容烈尚且還在逃亡之中,沒有落網,所以為塗驥為首的前朝勢力一直忙於追捕這個仇人,暫時還沒有其他的動作。

南越王赫連鈺一直住在行宮裡,不小心讓燕皇逃走之事,多少都有他看管不嚴的責任。

所以在沒抓到人之前,他不會那麼輕易離開的。

這日閒著,他正在宮裡轉悠,走在一層層的臺階上忽的頓住腳步,因為遠遠間就看到了一個人。

他身穿著絳藍色的衣衫,雙手似乎握著,在拿著什麼東西,頭戴著攢珠金冠,長身玉立,模樣眉清目朗,看年紀比自己要略長上幾歲。

正由一個士兵在前面引路,向議政殿的方向而去。

這行宮裡小小的議政殿,當然不比金陵皇宮的宣政殿宏偉氣派,但是當下沒有其他的用處,權且充作是一個議事的地方。

或許是看到一張生面孔覺得好奇,不知不覺中,赫連鈺就抬起腳步跟了上去,瞧著他們果然是進了議政殿。

他向旁邊的守衛問了問,才知道這人正是西秦世子檀逸之的胞弟,二王子檀溪之,是今日剛到隨州的。

既然是從灃京而來,久別重逢,他們兄弟兩人肯定是有事要講。

赫連鈺尋思著自己不好隨便打擾,便踢著地下的一顆石子離開了。

雖然只是分別了幾個月,但是兩人看上去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