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嗯,是的,今年的童試何昕又沒過。

眼看著小夥伴陳景書都已經是舉人老爺,何昕卻連個生員都不是,何昕心裡苦呀。

中午的時候又和朋友們去酒樓吃了頓飯,說是給他接風。

如此一連數天,直到十一月裡,陳景書才終於得了空閑。

這一日黛玉正陪著賈母說話,忽然有王熙鳳走進來道:“林妹妹在這兒呢?我剛巧要去找你。”

黛玉問:“你找我有什麼事兒?今兒可不是送銀子的日子。”

王熙鳳道:“瞧這話說的,難道我只為銀子的事情找你?有了幾兩銀子,就整日裡擔心有人惦記了?”

如今要說起來,滿府上下都知道林姑娘是個有錢的。

除了在京城的各種産業給黛玉平日裡取用,每年兩次揚州來人的時候,那可都是擺明車馬,光明正大的把銀子送進來,除了每年兩千兩的銀子,還有些藥材滋補之物,是拿來給黛玉配丸藥調養身體的,每年光是人參就得送好幾大盒子,黛玉一人哪裡用得盡。

何況林姑娘那裡伺候的下人每月的月例銀子也都是自己出,可以說除了住著賈家的房子,其他從吃到穿到各種花用,林姑娘雖是孤女,但自有父母遺産在,是不必花用別人的。

再加上黛玉本就不重身外之物,各處送給她的東西多,她便也時常拿出來送給諸人做禮物,有下人去她那裡跑個腿遞個東西,也必定都是有賞錢的。

因此賈府裡頭都說林姑娘是個有錢的,只是她年紀小小也不知節儉,如今這般鋪張,日後卻不知如何呢。

黛玉知道王熙鳳對下人們碎嘴的傳言必定也是知道的,這會兒拿來打趣她,便道:“既不是要銀子,快說說是有什麼事兒?”

王熙鳳道:“是個新鮮事兒呢。”

賈母道:“鳳丫頭快別賣關子,只管說出來聽聽。”

王熙鳳道:“方才有個婦人找上門來,說是姓林和林妹妹是親戚,算起來當是妹妹的姑姑呢,只是關系遠些,林妹妹可能不知道她,但她既來了京城,又聽說妹妹住在咱們家,想著到底是親戚,便想來看看妹妹,如今我正叫平兒陪著呢,妹妹可要見見她?”

“姑姑?”黛玉奇道:“我都不知我居然還有姑姑呢。”

賈母道:“既是遠親,你年紀又小,不知道也常有,人家既然來了就請過來見一見,若不好,只管打發她走就是,若是個好的,以後也多個親人不是?”

黛玉笑道:“就聽老祖宗的。”

她心中卻早已有了三分猜測。

這林姑姑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在陳景書到京城之後沒幾天就出現了,黛玉很難不對此産生聯想。

不一會兒有小丫鬟領著一個三十歲上下的婦人走了進來,這婦人容貌親厚老實,打扮的雖不華貴,卻都幹淨整潔,並不惹人討厭。

那婦人先是給賈母請了安,接著才對黛玉道:“這必定就是林姑娘了。”

賈母道:“你是長輩,叫她名字就是了。”

說罷又問婦人怎麼來的京城,又為何來找黛玉。

說起這事,那婦人卻是嘆了口氣:“這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原來這林姑姑原是和蘇州林家老宅的一支關系更近,只是那一支早就沒落了,也不過比普通人家稍微好過一些,林姑姑家裡條件好些,也有百來畝田地,她原嫁過人,但丈夫早亡,婆家又容不下她,將她趕回家去,可沒幾年父母也去了,林家其他窮親戚頓時盯上了她的家産,林姑姑心知自己一個弱女子與族中那麼多人相鬥是不能贏的。

因想起自己有個叔叔在金陵,便幹脆賣了家産想去投奔,路過揚州的時候忽然想起以前曾聽父母說過,他們家與林如海林大人也算是遠親,只是關系太遠,早沒有了往來,林姑姑心想,雖是遠親,但自己無依無靠,金陵距此還有不少路程,比起再往金陵去,若林如海能收留她就最好了,她所求不多,有口飯吃能過點安生日子就成,何況她手裡還有些銀子,也可在揚州置辦些家産。

哪知道一打聽,林如海早已病逝,僅一個年幼的女兒也被接去京城的外祖家的,林姑姑無法,又想往金陵去,卻忽被告知揚州陳家辦了個濟養院,她若實在無處可去,說不定濟養院能收留她呢,林姑姑打聽了濟養院是什麼地方之後,覺得也是一條路子,只是不知她這還有些銀子的人濟養院收不收。

比起一個女人單獨再往金陵去,若能在濟養院落腳也是好的。

畢竟她那個叔叔也是遠的。

可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巧,林姑姑去了濟養院把自己的情況一說,人家聽說她是林如海的親戚,立刻就告訴她,林家姑娘和陳家是定了親事的,只等出了孝期,那姑娘及笄就成親,她是林如海的親戚,自然不比旁人。

這回陳景書來京城,順路把林姑姑也給帶上了。

“倒也沒其他什麼,不過是陳家大爺說,我好歹說的蘇州口音,或許林姑娘見了我也高興些呢。”

黛玉從小是在蘇州長大的,後來林如海點了揚州巡鹽禦史,這才一家人去了揚州,此時聽林姑姑說話帶著幾分蘇州口音,頓時覺得親切,只是聽她提起林如海,不免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