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丁大妞帶著郭愛華去邱三嫂那裡換了布票又買了幾斤棉花,兩人一起回到了女知青的院子,把李光明送給郭愛華的棉花和進去,一起給丁大妞帶回去,等春貴嬸帶去鄰村彈棉花的那裡給彈成棉絮。
丁大妞還跟郭愛華約好了,等春貴嬸去縣城的時候,就順便帶著郭愛華去買布。
趁著這幾天太陽還算好,郭愛華把帶來的薄褥子拆開,裡外的布料都洗幹淨,按著丁大妞給算的尺寸拼好了被子裡。
春貴嬸是偷著去縣城賣雞蛋的,她悄悄攢了點雞蛋,村裡沒人買,賣給供銷社實在賣不上價錢,家裡又缺錢,覺得現在管得不如以前嚴格了,就起了這個心思,想著要是實在賣不到錢,在城裡換點家裡能用的東西也好。
郭愛華去找春貴嬸的時候,春貴嬸剛在籃子底下墊好稻草,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讓郭愛華等等她,就手腳麻利的把雞蛋整齊的碼在籃子裡,然後用布蓋起來,再把蓋布邊角都掖在籃子邊裡,這樣風就不會把籃子上面的布吹起來了。
春貴嬸就這樣挎著籃子,帶著郭愛華和女兒丁大妞一起去了縣城。丁大石不放心想跟,被春貴嬸打發回去了:“你這五大三粗的跟著,人家哪裡還會買我的雞蛋。不當我是搶劫的都不錯了。”
進了縣城,春貴嬸先帶著郭愛華去了布料店,幫郭愛華算好尺寸挑做棉襖的布料,看郭愛華還準備買裡子布,就勸郭愛華:“我家大妞就是不會過日子,這是怎麼給你算的。棉襖的裡子哪裡用得著進城來買,就算想要新布做裡子,邱三嫂那裡的布做裡子也足夠用了。”
櫃臺後面的售貨員聽到春貴嬸的話,嫌棄的看了春貴嬸和郭愛華一眼。
郭愛華聽從了春貴嬸的建議,頂著售貨員嫌棄的眼光選了個藍色碎花的的布,春貴嬸用手摸摸:“這布不錯,又厚又結實。”
兩人又去挑了一塊素色的厚布給郭愛華做被面,這就齊全了。郭愛華拿著售貨員開的票去櫃臺交了布票和錢,滿意的帶著挑好的布料和丁大妞一起跟著春貴嬸走出了布料店。
接下來春貴嬸就要去賣她的雞蛋了,她帶著到郭愛華和丁大妞來到菜店附近,讓郭愛華和丁大妞去街角站著聊天,假裝不認識自己。然後她自己站在路邊,只要看到個穿著打扮比較齊整的中年婦女,就神神秘秘的湊過去,小聲問人家:“大姐,新鮮雞蛋要不要,四分錢一個。”
春貴嬸連續問了好幾個中年婦女,還真有人買,春貴嬸就把籃子上的布掀開一角,讓人家看看貨,接下來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
郭愛華一邊和丁大妞閑聊,一邊斜著眼睛偷偷看春貴嬸賣雞蛋,覺得還挺有意思。不多時,春貴嬸那一籃子雞蛋就賣完了,她把賣雞蛋的錢收進衣服裡面的暗兜裡,趁著天還沒黑帶著郭愛華和丁大妞趕回了丁家屯。
春貴嬸和丁大妞一直把郭愛華送到了女知青的院子門口,約好第二天先帶郭愛華去邱三嫂那裡買點做棉襖裡子的布再去春貴嬸家學做棉襖就走了。
郭愛華敲響了門,薛詠梅出來開了門:“愛華你回來了,布買到了?”
郭愛華抱著包著布料的紙包點點頭:“買到了。還是春貴嬸有見識,跟著她省了不少錢,挑的料子還又結實又好。”
兩人一邊走,郭愛華一邊把春貴嬸教她去邱三嫂那裡買裡子布的事情說了。
薛詠梅也感嘆:“果然還是老人有閱歷。”
進了門,薛詠梅就催郭愛華把布開啟給她們看看,郭愛華應聲拆開紙包,把裡麵包著的兩塊布拿出來給女知青們看。
魏玲也過來摸了下布:“這布又厚又結實,一看就是春貴嬸給挑的。”
“還真給你猜對了。”
薛詠梅又問郭愛華縣城有沒有有趣的事情,郭愛華想了想說沒有,又跟薛詠梅抱怨縣城布料店售貨員態度特別差。
第二天,丁大妞一大早就帶著丁小石過來接郭愛華,郭愛華帶著昨天買的要做棉襖的花布,跟著丁大妞去邱三嫂那裡配做裡子的布料。
邱三嫂翻出一塊自己織了染色的土布給郭愛華看,藏藍色的土布染色並不均勻,但是裡子又不用見人,這都沒啥,就是口副窄,這也是之前丁大妞帶郭愛華來買棉花沒有讓郭愛華在這裡買裡子布的原因。
邱三嫂見郭愛華猶豫,一看就知道是為啥,就跟她解釋:“自己織的布都口副窄,做的時候要剪開自己拼起來,中間那道縫剛好在中間,縫好了不礙著啥。”
郭愛華就把自己買好的面子給邱三嫂看,問她這種窄布多少夠和這個配?邱三嫂算了算說了個數,把土布拿過去裁下去一塊,剩下的給了郭愛華。
邱三嫂這裡是不要布票的,郭愛華和邱三嫂結清了錢,帶著布料和丁大妞一起去了春貴嬸那裡學做棉襖。
看著手中的布料,想到自己即將擁有一件自己親手做的厚棉襖,郭愛華的心情就像秋日的天空一樣晴朗。